成都检察在行动|以检察之名守护“国宝”大熊猫

以检察之名守护“国宝”大熊猫

■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检察工作站 ■组建大熊猫保护生态检察官团队 ■发出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崇州宣言”

大熊猫,作为走过800万年历史的动物“活化石”,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是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中国国宝。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在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国家公园”的重要指示。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划定了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范围。其中位于四川的两个片区占地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家公园面积的74.4%。

2018年7月19日,成都市检察机关向全社会庄重发出《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崇州宣言”》,成立“成都市人民检察院驻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检察工作站”和全国首家“大熊猫保护生态检察官团队”。

“有检察机关强力介入,我相信,大熊猫保护、大自然保护的未来会更好!”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激动地说。

严惩盗猎盗捕犯罪,让大熊猫免受伤害

早在2015年,成都市检察院就成立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处,负责全市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检察工作,突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专业性特点,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

2016年1月4日,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接到举报称彭州市白水河草坝村有人在山中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立即展开调查,并根据重大案件信息同步报送制度,在案发后立即向检察机关报送。2016年12月26日彭州市法院作出判决,赵世军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刘光柱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制造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据统计,2015年至2018年6月,成都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非法猎捕及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10件17人,批捕9件15人,有力打击了盗猎盗捕犯罪,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司法保障。

目前,建设中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鞍子河保护区内,不仅有悠闲散步的大熊猫,还有母子嬉戏的金丝猴、自在饮水的水鹿、成群结队的扭角羚、狡黠觅食的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严惩破坏环境违法犯罪,维护大熊猫栖息地绿色安全

大熊猫能够“幸福生活”,既需要防止不法分子的猎杀行为,也需要有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在严厉打击盗捕盗猎珍稀野生动物犯罪的同时,成都市检察机关对于不法分子盗猎盗采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生植被行为,也绝不姑息。

2017年1月17日,崇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匿名举报,称“翠薇谷”附近林木被砍了一大片。经查,2016年12月,四川省盛世金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开荣在明知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同意公司工作人员将公司位于崇州市区域内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的巨桉林木,分别出售给彭龙华与王玉良。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17日,彭龙华在明知没有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采伐了巨桉林木1330株,折合立木蓄积487.4854立方米。2017年7月7日,崇州市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2017年10月23日,法院判处四川省盛世金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罚金5万元,并分别对李开荣、彭龙华、王玉良等人作出有罪判罚。

此外,成都市检察机关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污染土壤、水体、空气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也加大打击力度。2015年1月1日至今,成都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犯罪审查批准逮捕案件30件,批准逮捕35人;审查起诉案件56件,97人已得到有罪判决。

为了达到保护大熊猫家园的最佳保护效果,成都市检察机关还将生态恢复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实践。

2016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等人经事前预谋,将都江堰市大熊猫研究中心周边的一株楠木伐倒后盗走。之后予以变卖,经鉴定涉案楠木价值2300元。在办理该案过程中,都江堰市检察院办案人员会同公安、农林以及当地镇政府积极促使犯罪嫌疑人家属补种“悔过树”160株,并会同市农林局对“补植复绿”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在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时,检察官明确将补种情况写入量刑建议,建议法院从宽处理。法院在审判时,采纳该院量刑建议,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2017年9月14日,都江堰市检察院挂牌成立生态旅游检察科,进一步深化“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旅游检察模式,推动检察工作与生态旅游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专门组建检察官团队深度介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国家公园体制重要试点,通过大熊猫栖息地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不仅能够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也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超过1000种脊椎动物、上万种高等植物撑起保护伞,有利于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都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吕瑶说。

据悉,成都市检察机关正把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反腐倡廉、扫黑除恶、公益诉讼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对大熊猫的长远保护。同时,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等四大功能区不同的目标定位和管控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服务精准。

“……我们以检察官团队的名义郑重承诺:我们,将为守护自然奇迹大熊猫,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7月19日,全国首家大熊猫保护生态检察官团队亮相。团队中的5人来自不同检察院,当他们举起logo郑重承诺时,检察官代表的司法力量也强有力地介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保障建设中来。

“我们将以检察之名,主动融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我们将联动协作,形成检察机关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强大合力……”当天,崇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周光富宣读《成都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崇州宣言”》。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检察机关正在草拟《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指导成都市检察机关细化工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司法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侯蓉:

“保护大熊猫,最有力的就是司法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侯蓉

根据国家林业局声明,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几十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有三分之一可能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这就意味着,保护大熊猫、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将是一场持久战、艰苦战。

连续担任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提案和建议。侯蓉认为,如果野生动物的环境好了,人类的环境也就好了。

当四川开始着手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开展工作时,侯蓉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可保护好以大熊猫为代表的8000余种宝贵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同时还可持续供给清新空气和优质水源等生态产品,也为加强自然保护探索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7月19日,侯蓉参加了“崇州宣言”发布会,看到司法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努力,她认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太需要检察机关的介入了。

侯蓉告诉记者:“最有力的保护就是司法的保护。”侯蓉说,自己从事大熊猫保护研究有近20年,主要精力与心血都放在了对大熊猫的保护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侯蓉发现,群众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还需要时间,而在这提高的过程中,最好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司法保护。

对于全国首家成立的大熊猫保护生态检察官团队,侯蓉寄予期望:“相信这支年轻检察官团队一定能践行‘崇州宣言’,为保护大熊猫、保护大自然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同时,侯蓉也在积极与成都市检察机关沟通,探索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设置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资源普法宣传活动,丰富大熊猫国家公园教育、游憩活动,引导社区公民和游客树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