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的父輩是怎樣過生活?

作為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

是物質生產力低下的見證。

老一輩對糧票記憶猶新。

在1950年到1985年間,

糧票一度成為每家的命根子,是生活的必需物。

那時候不僅吃飯要糧票,買布、生活用品需要糧票,就連發工資都是發的糧票。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全國各個省份糧票,

一起找一下你所在省份的糧票是怎麼樣的?

安徽省地方糧票

北京市糧票

福建省糧票

甘肅省糧票

廣東省通用糧票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用糧票

貴州省地方糧票

河北省糧票

河南省流動糧票

黑龍江省糧票

湖北省糧票

湖南省糧票

吉林省地方糧票

江蘇省地方糧票

江西省糧票

軍用供給糧票

遼寧省地方糧票

內蒙古自治區地方糧票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糧票

青海省地方糧票

全國通用糧票

山東省糧票

山西省糧票

陝西省通用糧票

上海市糧票

四川省糧票

天津市地方糧票

西藏自治區糧票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地方糧票

雲南省糧票

浙江省糧票

建國初期,由於市場糧食供需矛盾的加劇,中國人民政府於1953年10月制定出臺了統購統銷政策,自1955年起在全國地區先後發行了作為實行定量購糧憑證的糧票,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貨幣”,直到1993年才宣佈“光榮退休”。糧票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時期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特有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