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背后的亿元交易


在山东的宁阳,是蟋蟀的生产基地,出售蟋蟀做为当地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每年蟋蟀的交易额高达亿元。在当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斗蟋蟀”。而“斗蟋蟀”不仅以闲情逸致的游戏存在,更是人们赌博取乐牟利利益的工具。每年的八月,都是蟋蟀交易的旺季,也是农民最赚钱的一个月,图为几个农民一起结伴去捉蟋蟀。


图中的这位农民捉蟋蟀已经有20余年了,每年旺季,这名农民辛苦一个月就能赚到一万多块钱。图为农民在夜晚拿着手电筒在玉米地里找蟋蟀。
“宁阳蟋蟀”精于打斗,名胜响彻国内外。宁阳县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场。图为两只“战斗”中的宁阳蟋蟀。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于蟋蟀有关的行业,这里的孩子也从小玩蟋蟀,图为一名儿童正在向同伴形容蟋蟀的牙齿是多么厉害。
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捉虫和卖虫在这里也形成明显分工:男人晚上捉虫,女人白天卖虫。图为几名中年女性争相向来自外地的买家推销自己的蟋蟀。
在蟋蟀玩家中,有普通市民,也有“土豪”级别的玩家。在当地的蟋蟀交易市场,时常有豪车穿梭其中。
图为蟋蟀交易市场中,一名买家正在挑选蟋蟀。
蟋蟀的价格要看其个头和品质,一只蟋蟀售价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甚至曾有传言称当地成交过30万的蟋蟀买卖。
图为一名买家查看刚买到的蟋蟀,这只蟋蟀以360元的价格成交。
宁阳的蟋蟀通过市场输送到了去全国各地,供全国的蟋蟀爱好者们把玩。
中国各地,都存在“斗蟋蟀”的需求,宁阳蟋蟀通过市场几乎被贩卖到了每个有需求的地方。
在蟋蟀大赛中,裁判的工作也至关重要,裁判要按照蟋蟀的体重将“选手”分为各个重量级,再按抽签决定哪两个“选手”对决。
图为一场蟋蟀大赛中,两名参赛选手用逗棒刺激蟋蟀的触角,让两支蟋蟀开始打斗。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