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吳亦凡、王一博都愛的這個髮型,真的很難懂!

一個檢驗顏值的新發型火遍鮮肉圈,

名字也很搞怪,

叫什麼魚頭!

好多小哥哥都去剪了,

比如偶練C位出道的蔡徐坤,

比如101小姐姐們的王一博老師,

比如《明日之子》的花花,

紛紛留起了這一種潮得深藏不露

又土到光芒萬丈的髮型。

這種前面短、後面長,略帶殺馬特的髮型,

其實叫做“鯔(zi)魚頭”,

鯔魚,就是一種海魚,

側面看上短下長。

蔡徐坤、花花們的髮型和鯔魚有種蜜汁相似。

(我是說頭髮)

這個髮型在剛出道的“老公們”之間流行開來,

9 percent可以改名叫“鯔魚頭天團”

(誤入一枚王一博)

wuli易烊千璽、吳亦凡和權志龍

也是這種髮型的高級玩家。

然鵝,那麼多流量鮮肉們都在pick的“鯔魚頭”,

為什麼看上去“潮流中帶一絲絲暗土”???

有粉絲一語道破真諦:

因為這髮型真的很復古!

“鯔魚頭”第一次“出街”當屬大衛·鮑伊,

1973年專輯《Aladdin Sane》封面上的他就是鯔魚本魚。

印象中,他幾乎就沒變過髮型,

專輯封面說明一切。

和大衛·鮑伊同時期的英國歌手洛·史都華

也是“鯔魚頭”的死忠,

有人把他和大衛放在一起比較,

可能是出自同一位Tony老師之手。

後來歐美娛樂圈掀起了“鯔魚頭”風。

初代“老公”布拉德·皮特把“鯔魚頭”

從“鮮肉”留到了“臘肉”,

還學會了把劉海挽到耳後的騷操作。

美女們也不甘示弱,

天生時髦精的女孩們發現

把“鯔魚頭”炸得越蓬鬆,越好吃看,

80年代電影《打工妹》裡

瓊·庫薩克的造型就十分驚豔。

這陣“妖風”吹到了香港,

當年梅豔芳和葉倩文的髮型有點這個意思。

(開始有媽媽們的味道)

後的來斯嘉麗·約翰遜也走過一波“鯔魚頭”,

撲了街。

還不如譚詠麟“譚校長”有風度。

不過直到90年代才有“鯔魚頭”的這個名字,

當時的美國朋克說唱組合Beastie Boys

在94年發了一首《Mullet Head》,

正式給所有Tony老師做上崗培訓。

“鯔魚頭,別碰後發;鏟兩邊,別碰後發。”

然後崔建和周華健大哥也留起了“鯔魚頭”。

還有師奶男神費翔,

留的是去劉海改良版。

不過BZITA對“鯔魚頭”的美好幻想

一直停留在《熱血高校》的小栗旬。

(前方請注意鼻血)

時尚真的是個圈兒,

最近這個“土味”髮型再度流行,

“新晉老公”們只用了一招:

做,加,法。

換髮色

當年大衛·鮑伊的紅“鯔魚頭”是最正宗的鯔魚,

紅色成了留這個髮型的人最愛的顏色。

exo的邊伯賢小哥哥就挑染了紅色,

立馬潮了八個度?

權志龍的大紅色讓“紅鯔魚頭”完全成了經典款。

當然,金色、棕色、灰色也不錯,

可以說是潮男必備色。

相比之下,黑色就很挑人了。

我們家四字弟弟和新晉“道明寺”王鶴棣,

都hold得很好。

而王一博老師這種敢於“頭上帶點綠”的,

也是真的高級啊!

紮起or留長

華晨宇花花把“鯔魚頭”玩得很溜,

後發很短,“鯔魚”頭型不明顯時戴個帽子。

少年很活潑嘛~

稍微長一點就半扎丸子頭,

取名“霍尊同款”。

“鯔魚頭”後發雖說“不要碰”,

但太長也是非常難駕馭的,

除非你有權志龍那樣的騷氣,

否則,“鯔魚頭”就會變成“水母頭”。

加配飾

wuli凡凡可以說是“鯔魚頭”的人民幣玩家,

他擅長加各種項鍊、耳環、眼鏡。

nili雞湧權志龍也用“鯔魚頭”+配飾騷了一把,

耳環、項鍊、眼鏡、chocker,

他彷彿戴了一個首飾盒。

“鯔魚頭”這個髮型

妙就妙在兩邊鏟短露出耳朵,

之前寫的男明星耳飾(戳藍字閱讀)裡

所有耳環都可以拿粗來戴。

(期待wuli韜韜留“鯔魚頭”)

當然了,可塑性那麼強的髮型,

女孩們也是很喜歡的。

水原希子的“鯔魚頭”就是一個大寫的“酷”。

留了“鯔魚頭”的劉詩詩也一反往日的乖巧,

多了一絲俏皮。

戴上墨鏡、組合項鍊的“鯔魚頭”女孩,

簡直要酷出屏幕。

趁夏天還沒過,

“鯔魚頭”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