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挑戰!解密數字背後的南京40年!

1978年-2018年

南京的城市風貌發生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你想過反映在專業的統計領域

變化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準備了一個拼圖小遊戲

完成就能解鎖南京發展密碼

“數”看40年

金陵舊貌換新顏

40年,南京有這些變化

2017年財政總收入是1978年的225倍

2017年一天創造的財富量,接近1978年全年的經濟總量

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34.42億元增加到2017年11715.1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平均增長12%。

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1978年擴大了52倍

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改革開放初的不足500美元,增長到2017年25830美元,比1978年擴大了52倍,年均增長10.5%。

2017年的財政總收入是1978年的225倍

2017年財政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439.23億元1271.91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225倍和117倍。

2017年平均工資比1978年增長180倍

產業結構優化

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

1978年的12.5 : 67.5 : 20.0 調整為

2017年的2.3 : 38.0 : 59.7

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是1978年的524倍

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04.66億元,是1978年的524倍,年均增速(名義增長)17.4%。最終消費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57%左右。

2017年南京上市公司已發展到102家

1978年,南京基本是國有、集體所有制企業一統天下。2017年,南京私營企業達到54.99萬戶,個體工商戶52.17萬戶,上市公司已發展到102家

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1978年增長180倍

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由1978年560元提高到2017年101503元,增長180倍。

南京連續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就業規模擴大

從業人數由1978年末204.77萬人增加到2017年末496.10萬人。2017年末,南京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2%,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487元提高到2017年的54538元,年均增長1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479元提高到2017年的23133元,年均增長12.5%。

居民生活質量改善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從1980年的437元增加到2017年的31385元,年均增長12.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從1984年的349元增加到2017年的17155元,年均增長12.5%。

社會保障體系完善

全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佔比達78%,連續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鄉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均保持在98%以上,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提高到2908元、居全省第一

2017年公路里程是1979年的7.4倍

空間格局優化

城市建設投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不足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1042.04億元,累計投入上萬億元,增長上千倍。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796平方公里

基礎設施建設

全市公路里程2017年達到11324公里,是1979年的7.4倍。城市公共汽車運營線路總長度由1978年851公里增加到2017年11111.8公里,增長12倍。

在科教文衛體方面……

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保持全省第一

R&D經費(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 )佔比、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均保持全省第一、躋身全國前列

在寧高校生人數較1978年增長30倍

在寧普通高等學校由1978年16所提高到53所,在校生人數由1978年2.72萬人提高到2017年84.07萬人,增長了30倍。

南京的文化場所情況如何?

2017年末,南京共有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5個,文化站100個,博物館60個,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6處,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2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7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3個。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2100平方米。

南京的衛生機構呢?

2017年末,南京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340個,是1978年的1.9倍。每千人口(戶籍人口)有床位7.68張,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11.18人,分別是1978年的2.26倍和2.30倍

全球體育城市指數排名從第42位躍升到第19位

一起玩拼圖,看南京40年風雲變遷!

來源 | 南京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