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絕望沙漠中開出的一朵花

冬日某一個你剛睡醒的清晨

銀川老城鼓樓裡的手抓羊肉的香氣

由淺及深蔓延開來

喚醒了銀川老城

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這是老銀川人才有的念想

一城一味

“羊肉粉湯”承載著銀川的記憶

在外地人看來

銀川是一座“暖心”的城市

沒到過銀川的人說

四季如春的城市最宜居

而住在銀川的人說

四季分明的銀川最宜居

在銀川

冬寒漫長但不奇冷

夏暑較短但無酷熱

當雪花星星點點飄落的時候

記憶溫暖的春天也加快了腳步

夏天急匆匆的帶來了清冷秋日的傍晚

而在銀川生活過很久的老銀川人

對銀川會有一種迷戀和執念

可能是因為

“煙花夜泊紅蕖膩,蘭渚春遊碧草芳。”的撩人景色

可能是因為

高雅清麗的苦水玫瑰

也可能是捨不得

街頭巷尾那一碗

驅寒降暑的蓋碗兒茶

這就是銀川

或許你早就領略過這裡的美

或許你還從未到過這裡

不論怎樣

這裡都足以成為

一段長長久久的念想

“銀川”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

誕生在漢朝

漢成帝陽朔年間建北典農城

此為銀川建城之始。

作為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

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銀川素有“鳳凰城”的美名

西倚巋然不動的賀蘭山

東臨奔流不息的黃河

殷商、春秋戰國時期

這裡是北羌、燻育、匈奴等民族遊牧的地區

如今

這裡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

是全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

水之城

早在1400多年前

隋朝隋郎茂在《隋州郡圖經》中將銀川稱為“塞北江南”

江南重要的地理特徵是多水

而銀川的水比起江南,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裡河水湖泊密佈,有七十二連湖

所以在塞北才出現了銀川這座大城

江南的水,渾然天成、婉約細膩

銀川的水,則因為成於塞北而愈顯珍貴

質樸粗獷中透著清秀柔美

漫步在銀川的大小公園裡

湖水湯湯、綠意盎然,很容易就忘了身在何處

唯有望見遠處綿延橫亙的賀蘭山和感受到的乾燥空氣

提醒著我們這是塞北的一片綠洲

水貫穿著銀川地區區域和城市發展的歷程

也是銀川平原地區古老歷史的註腳

給出了對“滄海桑田”生動的詮釋

鳥語花香之城

作家姚瑤曾這樣形容銀川:

“銀川,一座宛如星球的花園城市。”

由此可見

銀川才真的是

樹在城中

城在林中

人在綠中

截至2017年銀川

主要指標綠地率42.04%

綠化覆蓋率42.07%

森林覆蓋率16%

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83平方米

在銀川處處都有

林木繁花草香的風光

古城擁翠

花開塞上

市樹

沙棗樹、國槐、

市花

玫瑰、馬蘭花

……

林木間星星點點襯著一抹紅色

深深淺淺地

開在枝頭

溫暖了四季

黃河千萬波

光橫無際涯

背後是恢宏的歷史和今日的輝煌

2017年銀川將

銀川溼地博物館、

黃河外灘溼地公園、

七子湖、

艾伊河連通段溼地保護、

銀川國家溼地公園

等4個溼地保護項目重新規劃

並且積極申報國際溼地城市

目前已通過國內驗收

由國家林業局推薦至國際溼地公約組織秘書處進行最終評定。

文化之城

在銀川漫步

遍地都是

塞上湖城、魚米江南的獨特氣質

不經意間

你就會邂逅

這座歷史名城的迷人回眸

枸杞、長棗、

賀蘭硯、西夏瓷

……

豐富物產的背後是醇厚民風與恢宏歷史。

這裡有石器時代的遺存

有先民的神秘印跡

見證過長城上的烽煙

也留下了西夏王朝的背影……

穿越歷史看見石器時代的人民

在持續2000多年的歷史征程中

如何與自然的博弈

如何利用、改造自然

如何自然和平共處的一個偉大奇蹟

銀川作為西夏首都中興府

與西夏王陵僅相隔四十公里

西夏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

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如今西夏的歷史和文化

被史學家們慢慢地解讀

西夏王朝曾經燦爛的文明

也一點點地拂去了歷史的風沙

歷史的沉澱也讓銀川

成為了孕育文藝作品的沃土

電影《紅高粱》《東邪西毒》

《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近百部影視作品

音樂專輯《賢良》

銀川在一時間能夠誕生這麼多的影視片和影視明星

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很多人說銀川是一座孤獨的城市

上天給了銀川一條黃河

同時也給了它三座沙漠

西邊的騰格裡沙漠

北邊的巴丹吉林沙漠

東邊的毛烏素沙漠

銀川彷彿航行於浩瀚黃沙中的一葉綠舟

在自然的季候裡潮汐般漲落

它必須與世隔絕

才能不被沙漠無情的吞噬

它必須自給自足

才能在一片絕境中春華秋實

耗費了20個世紀和數十代人的智慧

在這片無垠的沙漠中

銀川終於成為了

所有人心之嚮往的

“塞上江南”

校對:李竟聞

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