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綜合保稅區全面提速 綜保新城無縫連接主城生活圈

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實景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7年1月17日,國務院批覆重慶市人民政府、海關總署的請示,同意設立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

2018年7月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宣佈江津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重慶繼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後的第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重慶主城以外的首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再添一個重要開放平臺。

串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建設重慶對外開放新高地

據瞭解,江津綜合保稅區位於江津珞璜工業園,規劃面積2.21平方公里,緊鄰重慶城市發展新區借江出海重要港口、年吞吐量2000萬噸的珞璜長江樞紐港,以及年貨運量1500萬噸的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

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江津綜合保稅區成為了串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口岸。同時,由於地處重慶主城南部、繞城高速(二環)以內,江津綜合保稅區也是西部地區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江津綜合保稅區向西可通過中歐班列(重慶)連接中亞及歐洲地區;向東沿長江黃金水道貫穿長江經濟帶,實現江海聯運;向西南可通過渝昆鐵路連接泛亞鐵路,輻射東南亞各國並通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此外,從地理位置看,江津綜保區也是川渝黔的結合部,獨特的區位優勢不僅對融合川渝合作、渝黔合作兩大區域合作,建設重慶對外開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也讓江津綜保區成為全市大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平臺,融入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水陸鐵立體交通網助力綜保區全面提速

江津位於重慶主城上游,有長江黃金水道127公里,佔全市總量的五分之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地位特殊、角色重要。而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江津獨具特色的“水公鐵”多式聯運也是綜保區落戶江津的重要原因。

江津綜保區南靠重慶繞城高速公路,西臨渝貴鐵路珞璜南站,同時緊鄰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和珞璜長江樞紐港,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在鐵路上,渝貴鐵路珞璜南站已於今年1月開通運營,以珞璜南站為起始站的重慶鐵路東環線也正加快建設,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在水運上,珞璜港是重慶在長江上規劃建設的四大樞紐港之一,設計年通過能力達2000萬噸;在公路運輸上,江習高速重慶段也已正式建成通車,讓江津多了一條連接貴州的交通大動脈。

無縫對接的“水公鐵”多式聯運讓江津綜合保稅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同時也將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讓江津綜合保稅區的發展全面加速。

大牌名企集聚

綜保新城環主城生活圈日漸雛型

綜合保稅區,是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監管區域,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一個地區的開放程度。

如果說南重慶綜保新區的優勢更多源於政策和產業的雙重加持,那麼綜保新城的優勢則完全源於天成。依託重慶第三綜合保稅區的區域發展優勢,綜保新城在蘊藏著無窮機會的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良好的發展前景與強勁的吸金勢頭讓綜保新城環主城生活圈日漸雛形,同時也吸引了諸多具備行業領導力企業的相繼加入。在保稅物流方面,已簽約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服務貿易方面,已簽約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生活配套方面,更有剛剛躍居世界五百強230名的龍頭房企——恆大加盟,配合綜保新城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髮展,強力促進城市產城融合,打造產城發展樣本,提升當地居民的居住品質。

作為城市未來發展新高地,在各種利好事件齊發下,江津綜保新城環主城生活圈已日漸雛型,而重慶內陸開放也將飛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