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除了观赏传统的三绝,还有一个更精彩


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后两者在寺内各处都能看到,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美轮美奂。
酥油花是在专门的酥油花馆里可看到,制作十分不易,寺中的僧人们在纯净的白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染料制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后在寒冷的房间中搭架塑造,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体温融化影响造型,他们不时将手塞进刺骨的雪水中降温。塔尔寺的酥油花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因为它的花样年年翻新、内容不断变化、艺术越加精深,已公认超越了它的发源地西藏。
这是“憩石”,后被寺僧奉为“护法磐石”。很多朝拜的人会奉上自己的心意,在墙壁上会粘上钱币,作为布施。

在塔尔寺的许多地方,如大殿内,一般是禁止游客拍摄的,所以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可有个精彩的活动不能错过,而且允许拍摄。
九间殿前这个规模颇大的院子被称为社火院,是僧人用作“辩经”场所。
一对对红衣学僧,一个席地而坐,一个面对而立,他们大声的辩论着,而且站着的学僧一会儿击掌,一会儿踏步,动作夸张,坐着的稳如泰山,以静制动。
公元782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命汉地僧人摩軻衍与印度僧人莲花生在桑耶寺辩论顿悟与渐悟的是非,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
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似乎开启了双方的智慧之源。
日常的辩经,是僧人学习佛教的辅助手段,不同阶段学习的僧人,都要经历不同的辨经。
气氛十分热烈,动静结合,让我们这些外行也看的有滋有味。
看来诘问者占了上风,摩拳擦掌,紧紧逼问,戴黄帽的应对者,似乎有点应接不暇,抱头陷入长考。
争论中明辨教义,这是藏传佛教里一个最大的特色。
出门前再望一眼这四位僧人,很羡慕他们所流露出的那种恬淡,那种境界是红尘中的我们很难企及的。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自媒体认证专家, 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个人摄影、旅游、体验公众号:caophoto以上文字和图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请勿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