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中国体育的未来在“人尽其用,用有所成”!

好运的时候把握住,努力上去;倒霉的时候咬紧牙,努力过去。”——苏炳添

左边这个小男孩,叫苏炳添,世界上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

1989年8月29日,他出生在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的一个普通农家。

父亲苏照华除了干农活,偶尔打打零工,母亲侯仲平在镇上的卷烟厂给人卷烟。

当年,他们看着顽皮的儿子,做梦也想不到,

若干年后,镇上一家饭店会为他们的儿子推出一款“每份9.99元的苏家祠通菜”,

当然,估计现在的价格又不得不降到9.91元了。

有人说:“没有百米赛跑,所有田径比赛都将缺乏激情。

这话大约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茹毛饮血的上古时代,大概率下,速度更快的原始人更容易追逐到猎物,也更容易逃脱猛兽的攻击,

所以,我们的祖先事实上已把对绝对速度的崇拜写在了我们的DNA中,以至于每遇“百米飞人”大赛,我们就会莫名其妙的激情澎湃。

吉姆·海因斯

1968年,在全美田径冠军赛中,

黑人选手吉姆·海因斯跑出了9.9秒,从而在百米赛跑中,代表人类推开了“10秒之门”。

然而在苏炳添之前,99个已进入“9秒俱乐部”的运动员几乎都是黑种人,没有一个黄种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

研究表明,黑人选手的快肌纤维在肌肉中占比高达80%以上,而黄种人和白人只有70%。

而这种纤维越多,意味着爆发力越强。

快肌纤维

第二:

肌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肌”,另一种是“白肌”。

红肌中富含更多的线粒体,而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重要结构。

黑种人多红肌,黄种人却恰恰相反。

红肌与白肌

第三:

黄种人的脚内肌肉强度一般为100公斤,而黑人则为150~200公斤。

也就是说,若以同样的腿部蹬力作用于地面,黑人的弹跳力比其他人种高。

上述生理特征的差异,说明了苏炳添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而与这种小概率相对的,就是:苏炳添在短跑上极具天赋则是大概率事件。

苏炳添上初二时,

有一天,在篮球场上,他接同学传球后,晃过防守,像往常一样飞身而起,轻松完成一记扣篮。

而这一过程却被恰巧路过的校体育老师杨永强看到了,

他极惊骇!

要知道,能扣篮的人虽然少,毕竟还是可以偶尔遇到的,但是能以区区1.5米身高完成扣篮,绝对是“天才”。

于是,杨永强立刻把苏炳添招入了校田径队。

2004年,苏炳添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便荣获冠军。当时他的百米成绩是11秒72,身高也长到1.66米。

步幅大、步频快、节奏好,而且起跑相当有气势。

在场边观看比赛的中山市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如此评价苏炳添。

从此,苏炳添进入了市体校,开始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然而,在2005年代表中山市参加省级比赛时,由于没有做好热身和过于紧张,苏炳添在比赛中严重拉伤,被担架抬出场外。

好运的时候把握住,努力上去;倒霉的时候咬紧牙,努力过去。”

苏炳添总爱这么鼓励自己。

所谓“噩梦再长,日出难挡”,一年后,已经长到1.72米的苏炳添,再次站在100米的起跑线前,这回他不仅一举夺魁,还跑出了10秒59的好成绩。

于是,一个矮个的谢顶老头便对苏炳添的教练宁德宝说:

“让他跟我走吧。”

这个老头叫袁国强,是广东省田径队教练,国家百米接力队主教练。

此人非同一般,在1974年到1985年间,他总共夺得了21个全国和亚洲短跑冠军,被誉为“东方跑得最快的人”。

天才 + 名帅 = 苏炳添的势如破竹:

2008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10秒47摘桂;

2009年,东亚运动会,男子100米比赛以10秒33夺冠;

2011年,全国锦标赛,100米跑出10秒16,打破尘封13年的全国记录。

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短跑获得10秒19成绩,成为首个晋级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的中国选手。

2013年,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100米跑出10秒06,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2014年,仁川亚运会,以10秒10获得银牌。

说实话,荣誉的筐有点装不下了,但人们更想知道苏炳添什么时候能戳破10秒?

时间来到2015年5月31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

那天苏炳添感觉自己的髋关节特别灵活,整个人也轻快得很。

他被分在最内侧的跑道,身旁依次是美国名将盖伊·罗杰斯,牙买加名将内斯塔·卡特尔,以及金·科林斯等一票高手,一水的黑皮肤,他是唯一一个黄皮肤选手。

再瞧身材,其它人身高在180~185米之间,苏炳添只有1.72米。怎么看都像是来“打酱油”的。

黄金联赛尤金站,右一,苏炳添

比赛开始了,然而苏炳添前30米的速度似乎比平时慢,要知道他的优点是前半程快。

而这一次,他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

尽管后程盖伊逐渐居上,但苏炳添并未被他的节奏带乱,他奋力冲线,力压科林斯,第三个冲过终点。

等待成绩显示的几秒钟里,苏炳添一动不动的盯着大屏幕。9秒99,破10,

他成为了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

这一年苏炳添的状态出奇得好,8月23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赛场,在半决赛中,他再次跑出9秒99,并闯入决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杀入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

左起: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

几天后,他与队友张培萌、谢震业、莫有雪组成的中国4X100米接力队,在预赛中跑出37秒92,以破亚洲记录的成绩挺进决赛,并在决赛中创造了“第九道”奇迹,以38秒01的成绩历史性地摘银,创造亚洲队伍短跑大赛历史最佳战绩,帮助中国队成为史上第一支获得世锦赛银牌的亚洲接力队

进入2018赛季后,

苏炳添状态更加火热,6月23日在马德里的挑战赛上跑出了9秒91,追平了亚洲记录。

虽然从先天的身体特质上看,黄种人在短跑上处于明显劣势,取得好成绩也是小概率事件,

但小概率并不意味着零概率,中国一定还存在短跑天赋高于苏炳添的人,只是这个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从事这项运动而已。

所以,体育项目取得好成绩,本质也是一个“人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