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新城|以“淮州为核”的人才“摇篮”加快建设

在8月25日召开的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县委书记辜学斌在报告中指出:

“淮州为核”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淮州新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区域发展极核、全县工作重心,打造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同时他指出:要高品质提升城市价值,牢固树立人的城市化理念,引进实施一批高端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等项目,打造宜业宜居、人才涌流的“未来之城”。

教育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和民心工程。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淮州新城民生教育工程建设,必将提升城市品质,为淮州新城未来教育提升、人才吸引和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据悉,乘着全会的东风,淮州新城多个学校的新建和扩建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瑞光小学)

据了解,淮州新城区域内现有中学6所、小学16所、幼儿园33所。按照中学配置建设标准,未来,淮州新城初中共计规划13所,配备396个班级,新增学位1.77万个,公办初中规划学位数覆盖100%就学需求。公办普通高中规划学位数覆盖50%的高中就学人口,其余50%就学需求由职业高中承担。高中共计规划3所,其中保留两所,配建198个班级,新增学位3600个。小学共计规划38所,配建876个班级,新增学位3600个。幼儿园共计规划58所,新增学位1.3万余个。

淮州新城在推进教育工作方面,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采取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新建五星学校、瑞光小学、平桥幼儿园,改扩建淮口中学、淮口一小,携手成都树德中学共同办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建设加速

保质保量完善教育体系

26日,在淮州新城五星学校新建工程、淮口中学改扩建工程施工建设现场看到:两所学校的新教学楼已拔地而起,主体建筑已全面封顶。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对教学楼、校舍、综合楼、艺体中心进行装饰装修,相关附属工程也正在建设中。

(五星学校)

五星学校新建工程于2017年8月开工

计划投资1.44亿元

占地46亩

建设小学教学班24个、初中教学班18个

计划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

(淮口中学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

淮口中学改扩建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

计划投资1.7亿元

新建校舍、综合楼、艺体中心

及相关附属设施等共计2.7万㎡

计划2019年9月投入使用

另据了解,瑞光小学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清单编制、财评、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场平及施工打围;淮口一小改扩建工程,现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平桥幼儿园新建工程,目前图纸设计已完成,清单编制及图审已完成,现正在进行财评工作。

(淮口一小)

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淮州新城高品质筑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到2035年,淮州新城将呈现完善的新城学前教育体系、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体系、合理配置的普高教育格局、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成都同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下一步,全面提升的教育供给水平、显著增强的教育服务能力和教育现代治理体系基本成形,将把淮州新城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教育护航

新城发展突出品质文化

据淮州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州新城的教育基础设施,按幼儿园300米、小学500米、初中1000米的服务半径布局设立,根据入学和产业需求,再建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同时,我县还高度重视学校规划建设用地供给,特别对已经列入控规学校的建设用地,予以足额保障,并在规划大体量楼盘等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周边,配套规划学校用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保障城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平桥幼儿园)

据悉,在新增或扩建学校的同时,我县将按照教育优质均衡和现代化相关要求建设城市学校,使城市学校的体育运动场、体育馆、校舍建筑面积达到优质均衡化、教育现代化要求。城市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建设,体现城市品质文化,并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或节点打造,具有鲜明的城市社区文化特色。新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值等达到省、市最新办学标准,高位均衡装备教育技术设备,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管理数字化目标,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教学条件,以满足淮州新城对教育基础设施的需求。

新城发展,教育为基。在淮州新城“聚人兴城”的建设发展中,提升城市品质,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尤为重要。教育资源是否雄厚,是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标准。教育的发展,将助力淮州新城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新城,美丽宜居宜业公园城市,人才汇聚的“未来之城”。

据金堂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