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旅游指南大全——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

岐山历史悠久,受周礼熏陶了三千多年的古西岐,民风纯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周公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的凤凰山南麓,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60公里。凤凰山,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诗经》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2006年5月25日,周公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内景点众多,数不胜数,周公庙景区存世单体建筑三十余座,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依山就势,对称布局,以周公正殿和献殿为主导,召公、太公殿相衬托,姜嫄、后稷祠为延伸,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古建筑群落。在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后,当地群众把这种布局总结为"姜姬背子抱孙"。以下便是景区内的主要景点:

乐楼

乐楼,又称戏楼,创建于元代,明、清曾被多次维修。设计别致,屋面凹曲,古朴典雅。正面悬挂有清道光时阿右王麟题写的“飘风自南”的匾额。

戏楼前为台,供奏乐演戏;后为室,有“出云”、“入霭”左右两门,供演员上场和退场,舞台正中有“肃雍和鸣”(《诗经·周颂·有 瞽》提额。)乐楼保留了元明建筑风格,是宝鸡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戏楼,成为研究元明戏曲的珍贵实物资料。

周公像和八卦亭

周公庙的代表性建筑——周公像,是今人为纪念周公而新树起的一尊汉白玉雕像,像高2.5米,背靠八卦亭,面对乐楼。元圣周公头戴相帽,身穿相衣,手持诰卷,足著朝靴,凝视远方,展现了千古一圣的风姿,供海内外游人瞻仰凭吊,顶礼膜拜。

八卦亭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平面呈正方形,重檐,藻顶,中悬垂柱八根,连为八角形,彩绘以太极八卦图案,为纪念周公作爻辞而建。

周公正殿

周公正殿始建于唐代,现存为清统治11年(11872年)所修建,单檐硬山式,面阔5间,殿内塑有周公像及元代姚安仁所做作画,供游人凭吊周公所用。

召公殿

召公殿位于周公殿左侧,最早建于宋代,以配祀周公,后历代重修。大殿对联为“诗歌甘棠美召伯,天谴江山助牧之”。“甘棠”即《诗经·召南·甘棠》篇咏甘棠之作,为今岐山县刘家塬中学院内的一颗古树。

清道光25年(1845年)年春,岐山县县令李文瀚绘制了《召伯甘棠图》,并作了题记。直至道光27年夏,武澄根据李文瀚的画作和题记,刻制了《召伯甘棠碑》,树立于周公庙召公殿檐下,供后世纪念召公的丰功伟绩。

姜嫄殿

姜嫄殿创建于元代,现存为清统治年间所修,殿内有姜嫄塑像,供善男信女躬身膜拜,祈求神佑,无子求子,有子保平安。

后稷殿

后稷殿:明代创建,是后世为纪念业始祖后稷所修,是周代后稷宗庙的再现。内有后稷塑像,太伯、仲雍、王季配祀左右。

碑亭

碑亭位于周公殿东北,为第二中轴线上领头建筑,清咸丰年间修建,歇山式,平面近正方形,占地36平方米,1986年修葺一新,亭下树立清代和民国时期石碑10通。

润德泉

润德泉人称“周邸治泉”,是因唐宣宗御赐得名,意为润德于民。自后历朝历代都对泉水加行保护。明代天启年间钦差立“周公圣水”碑于泉旁。现存为清道光27年重修,泉深丈余,泉眼用石砌成正方形,边长三尺。

井圈分三层逐次上砌,形成八角,层与层之间雕饰蔓草、莲花、飞龙。这里的石雕是难得的石刻艺术佳品。润德泉水水质洁净,甘甜清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北坡公园

从周公庙凤凰山门拾阶而上即进入新修建的北坡公园。园内建有周文化浓郁的亭子6座,有当代文豪文怀沙题写“天下归心”匾额的周公陵墓一座,凤凰流金溢彩,栩栩如生,呈翱翔宇内之状,为国内凤凰之最。

园内林荫小道纵横交错,亭台楼阁相映生辉,文化韵味厚重,与周公庙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成为吸引游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