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羚羊区块链John Wu:区块链必然与现实世界激烈碰撞

John Wu(吴景淞),大羚羊区块链金融专利发明人。他所创立的HEX匿踪交易所,通过MAPS(多方合意对称验证)专利技术、SHIELD 专利技术、加速共识专利技术,解决区块链速度问题,让复杂的各种商务交易行为完全区块链规则化。

采编|链研所 林可

受访者|John Wu

本文约2987字,阅读需要花5分钟

导语

每个时代都有无处安放的焦虑:生怕自己晚革命,被别人革了命。

区块链趁着比特币的热度以“革命者”身份而来,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嗅觉灵敏的先驱者们纷纷成立区块链项目,势必也要让自己身处变革前夜。

自2017年末爆火以来,区块链已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区块链与Token,区块链与比特币,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即便面临热度减退、数字加密货币价格大跌、ICO监管趋严,依然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投资机构投身其中。

金融领域的创业者最早嗅到其中的机会。理想主义者认为,区块链能革掉银行的命——因为那些中心化的银行巨头们,躺着就挣几百亿。不可否认,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应用广泛,而且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但革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过程。

大羚羊区块链创始人John Wu坦言,区块链要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否则所谓的革命也只是一个口号。这是他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后的基本判断。

“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是一个承担责任的主体。这让监管、追责变得容易,而区块链很难做到。“John Wu认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的商业规则激烈碰撞。”这不是怎样革命的问题,而是如何融合的问题。“

去中心化解决的是信任问题,而中心化解决的是责任问题。两者看起来像一把剑的两刃,彼此并不交集,甚至相离相悖。但在John Wu看来,这两者是可以水火相容的。他认为用好这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保留中心化的责任,引入去中心化的信任。

近日,《链研所》专访了大羚羊区块链创始人John Wu。John Wu是一个典型的专家型CEO,他留美多年,手握多项专利,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

Q&A

《链研所》: 区块链正站上风口,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其中金融市场最为反应敏锐。为什么区块链会备受金融界青睐?

John Wu: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运行上百年,它的好处和坏处都慢慢显现出来,区块链时代浪潮一来,各行各业都喊着要结合,要创新要革命,生怕被世界抛弃,金融界也一样。

金融界其实有把双刃剑,一个是责任的任,一个是信任的任。金融界有个不可退让的原则:合法合规,控制风险。区块链行业更像一个信仰强烈的行业,都想让别人相信我,改信我,用我的原则。

《链研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和中心化的金融行业相融合吗?

John Wu:“中心化责任”与“ 去中心化信任”的冲突,是金融行业使用区块链技术必然会遇到的挑战。区块链的核心是信任。区块链可以让信用成本非常低,或者让本来没有办法建立信用的对象产生信任。只有把“中心化责任”、“ 去中心化信任”结合起来,才能让这把双刃剑变成倚天剑。

《链研所》:区块链技术真的能颠覆金融行业吗?

John Wu: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应用涵盖货币、金融、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实际应用起来并不简单。区块链技术发展仍然处于萌芽和完善阶段,亟需“呵护”和避免“捧杀”。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其行业的特殊性及我国的独有格局,需要我们深刻思考一系列重大难题与挑战。

现在出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未来拥有无限可能的区块链世界,一个是既存千年的、建立在法律规则上的现实世界。如何让这两个世界相融合?值得我们好好探索。

大羚羊区块链美国办公室

《链研所》:在金融领域,区块链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哪些区别?

John Wu: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媒介上,法币与数字货币的区别;2、意向表达上,合意精神与单向发起的区别;3、记载上,借贷法则记账法与流水账的区别;3、权益保障上,主权可监管与多中心状态的区别;4、信任机制上,人性品牌与数字算法获得的信任的区别;5、基础建设上,信任机制成本太高与由区块链参与分摊几乎免费的区别;6、资源整合上,多系统间对接复杂与统一公共安全的区块链单一接口之间的区别。这其中,金融界应该注重解决前三点之间的矛盾,发挥后三点之间的优势,融合金融界“责任”与“信任” 。

《链研所》: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有什么好处?

John Wu:区块链重新定义了信任体系。在现实世界我们通过平台、通过人性、通过主权建立信任,信任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区块链本质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即分布式记账,是通过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法去构建信用体系构建的。你相信1+1=2,我也相信,我们之间不需要认识,也可以建立信任。

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数据被认为像黄金般珍贵。虽然个人数据泄漏十分令人担忧,但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因为害怕数据被收集而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现阶段,有责任保管个人信息的企业、酒店、社交网站等往往担责不力,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带有加密、信任、点对点、难篡改等特征的“中间件”,使每个人对个人信息拥有自主权,这种自主的成本非常低。如果有任何一个中心化的公司要建立一条类似于以太坊的公链,大概要投资数百亿才能实现。

大羚羊台北办公室

区块链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公开、开源,只要你看得懂它就可以对接,但在现实世界的系统里,却要通过几十种的交接方式去完成,而且你要熟悉对方的API、对方的商业规则。这是一个巨大的痛点。

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金融行业,还是上市公司,只要把把这把剑的双刃用好,就能披荆斩棘、笑傲江湖。

《链研所》:区块链如何与传统金融模式实现共赢?

John Wu:传统交易所有一种麻烦,就是会被攻击,被偷盗。像我们平时带钱包出门怕被抢,就会少带一些。但对金融行业来说,被抢2000和被抢2000万是一样的,存在巨大的风险。许多传统交易所过不了风控那关,因为它会被攻击。

智能合约,能自动执行区块链上合约条款。在智能合约中,链条上的各方资金清算路径固化,有效管控了履约风险,促使交易的双方或者多方履行自身的义务,让交易顺利可靠的进行下去。但是,智能合约没办法主动履约,只能被触发履约,如果围绕中心化去执行,动作就比较复杂。

如何用安全简单、低成本的方式解决履约问题?可以以链为核心,让各个下单的使用者自动成为节点、挖矿者。因为人人都是节点,交易所就会被隐形。找不到交易所,就不会产生用户损失,因为黑客根本找不到地方攻击。

所有节点分散且独立,大幅降低被攻击的可能,同时,所有的交易都符合借贷法则,可变成有效的、有凭证的、在法律上站得住脚的账本。

可以运用在金融或商业运营的公链要有足够的节点(至少5000个节点)和足够的速度(至少7000tps,而比特币链小于7tps)来保证安全。因此,不受攻击的交易所要有两个机制:除了速度快之外, 隐形才是战略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