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世界杯有多环保?看看他们用“塑料瓶”做的球衣就知道了

2018年世界杯也进入了尾声,

无论你是真球迷伪球迷,

你也知道,今年“天台见”的人比以往要多得多。

今年世界杯有多冷?

上届豪强无一进四强,

有网友调侃这是自第一届1930世界杯开始,88年以来第一次,历史最冷一届,

全靠球迷们一口口毒奶把上届四强奶回了家。

球迷们在一场场激烈的赛事中感受盛夏最大狂欢,

对场外环保工作的热情也丝毫未减。

日本队在淘汰出局后清理更衣室、

球迷自发清理看台垃圾这些举动获得全网一致好评。

决赛在即,

这届世界杯的印象标签可不只有

“持续爆冷”“大比分”,

你不知道的是,

这届世界杯可能是最环保的一届。

“甘蔗”做的足球?

世界杯赛场上的主角,自然少不了足球。本届世界杯用球名为Telstar 18(电视之星18),保持传统外观下同时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工艺和科技。

其使用的原料是原料是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胶(简称“EPDM”),是由甘庶中提取出的生物基乙烯制成。

EPDM是什么?

EPDM是一种新型橡胶材料,由乙烯、丙烯经溶液共聚,并引入第三单体而成。

传统的生产EPDM的方法是以石油作为起始原料,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资源,另一方面又加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一家名为朗盛的特殊化学品公司,开发了以生物基为原材料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橡胶成分天然,与从矿物中提取的聚合物相比,可大量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之星18”是世界上第一款生物基EPDM产品。而且,它所使用的甘蔗原料,来自上届东道主——具有“足球王国”美誉的巴西。

“电视之星18”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并且还具有有无定形结构和高交联密度特性,可以赋予足球最佳的弹性和回弹性。

“塑料瓶”做的球服?

变废为宝的塑料瓶正在引领时尚潮流,你最爱的球星,身上的战袍就是用塑料瓶回收提取物制作的!另外,450名俄罗斯世界杯志愿者也将身穿“环保战衣”,共同宣扬可持续循环的环保理念。

生活中的废塑料瓶回收后,进行打碎、熔融、分解、拉丝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从中提取

RPET纤维(又叫再生纤维),再制成衣料。这种以塑料瓶为原料制成的球服拥有比普通纤维更好的排汗性,重量还轻了13%,让球员们在绿茵赛场上挥洒自如。

其实早在10多年前,台湾已经采用矿泉水瓶回收纤维技术,2010年南非世界杯,巴西、荷兰、美国等9支球队采用台湾制环保球衣,当时采用的是将矿泉水瓶经过融化抽丝后再制成球衣所需的纤维和布料,1件球衣需要8个矿泉水瓶左右才能制成,共有1300万个塑料瓶由此获得了“二次生命”。所有回收的塑料瓶加在一起,能堆满29个足球场。

塑料需要经过400年才能降解,并且无法进行填埋处理,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再生塑料的有序回收可以补给大量的资源。

每回收1吨再利用再生产品,

就能减少6吨石油消耗,

减少3.2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200棵树1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国际上许多知名品牌也纷纷加入到再生塑料的使用中,为宣扬环境在保护出一份力。也许这是科技上的一个小创新,一个品牌的新卖点,但对于日后整个地球,却是做了巨大的贡献。

部分资料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