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景」奇境仙关果子沟,有“伊犁第一景”之称?

果子沟

全称为“塔勒奇达坂”,又名“塔勒奇沟”,位于伊新疆犁州霍城县东北约40km处,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现为312国道的一部分。

果子沟全长28km,自春至秋,沟内峡谷回转、果树丛生、野花竞放、野花烂漫、果香馥郁、松桦繁茂、飞瀑涌泉、风光秀丽,被称为"奇绝仙境"。沟外峰峦耸峙、山势高峻,有“伊犁第一景”之称。

果子沟整个沟谷的河滩、山坡,长满了野生的塞维氏苹果和山杏、核桃。"果子沟"之名,正是由此而来。元初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就说到果子沟"地皆林檎,树阴蓊郁,不露日色",这里所说的林檎就是野苹果。

另外,果子沟还生长着近百种中药材,如党参、当归、贝母、独活、蓁艽、佩兰、山大黄、赤芍、野牡丹(即白芍)等,出没着野兔、狐狸、狼、熊、野猪、马鹿等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

果子沟雄踞于天山西部的关隘之中,自古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进入伊犁谷地的咽喉,自古以来以其位置险要而见称,有"铁关"之称。

早期,果子沟还是一个不通轮轳的古牧道,当时古丝绸之路由塔城和博尔塔拉进入楚河流域的碎叶,路途遥远漫长。南宋末年,成吉思汗挥兵四路西征,为加快迸军步伐,命次子察合台率军凿石理道,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始成车道。

凿通果子沟天险,为成吉思汗夺取军事上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原通向伊犁河谷的边界通道,为古丝路新北道找到了一条捷径。果子沟天险凿通后,丝绸之路更多是通过果子沟这一捷径。

之后,元、明、清朝政府都在果子沟设立驿站,驻军把守。清政府在果子沟谷中设立了头台、二台两座驿站,负责传递朝廷政令和边防军情。

果子沟对于平定盘踞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将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移往伊犁河畔的惠远,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天山南北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5月下旬到9月份,果子沟被誉为新疆西部最美丽的山谷。古代一些政治家、旅行家路过果子沟,留下很多吟咏之辞。

全真派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进西域,路经此地,曾赋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水溪。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清代林则徐流放新疆,进入沟中,感叹"如入万花谷中",留下"峰回路转"的记趣,称其"天然画景……步步引人入胜"。

清朝洪亮吉过此,有诗吟咏:“看山不厌马蹄遥,笠影都从云外飘,一道惊流直如箭,东西二十七飞桥”。

果子沟的险奇和秀美,可见一斑。

今日,果子沟的山谷中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钢铁飞桥、沥青宽道、川流不息的各种汽车,中西合璧的木屋别墅,

深山勘探者的标杆帐篷,还有那深藏于翠谷曲涧之中,专供旅人中途休憩或盛夏避暑的新兴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