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威海将成“全国样板”

日前,省发改委和省旅发委联合印发《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威海要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指引,打造中国全域旅游最佳示范基地、东北亚旅游合作发展先行区等,构建幸福海岸、山地休闲两条旅游带。此外,我市和青岛、烟台、日照共同打造的“仙境海岸”品牌,被确定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近期将突出发展。

培育好运角等八大旅游区

《规划》提出,威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海滨旅游产品,威海要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指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打造集“蓝色、绿色、康养、人文”四大新业态于一体的胶东半岛休闲度假核心区、山东省滨海旅游新高地、中国全域旅游最佳示范基地、东北亚旅游合作发展先行区。同时,积极培育滨海观光、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乡村休闲、特色体验等相互支撑的多元业态结构,完善以中心城区和文登城区为依托的中心城区旅游功能,构建幸福海岸、山地休闲两条旅游带。培育好运角、双岛湾、东部滨海新城、里口山、石岛湾、南海新区、乳山滨海新区、昆嵛山等八大组团。

《规划》提出,我省将实施“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包括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等,近期要突出发展。其中,仙境海岸将以我市的刘公岛、好运角、昆嵛山,以及青岛、烟台、日照的部分滨海景区为重点,突出威海宜居休闲、青岛城市休闲度假、烟台葡萄酒城、日照水上运动,打造各具特色的海滨旅游城市。

建议威海海滨活动设计创意化

《规划》提到,威海坐落在青山碧水、雄伟壮阔的海湾环抱中,重点应放在滨海路、刘公岛、温泉和周围的山地和海滨风光,尤其是北部的环海路和荣成的好运角。

《规划》还给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比如,建议将威海海滨活动设计丰富化、创意化;建议对威海的温泉进行升级改造。加强与老年旅游的联系,突出威海的温泉特色,提升城市作为一个康养中心的形象。对温泉加以利用,与威海这座海滨城市的静谧特征和优美景色匹配;建议引入环海航线,建设一个起航点和旅游码头,沿环海路开展体育和自然旅游。在北部海滨地区应该制定行动方案,如打造与环海路平行的徒步和慢跑绿道、与海岸平行的海上游览线路。

市旅发委工作人员表示,将仔细研究《规划》中关于威海的内容,加快编制《威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威海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我市红色文化研学游产品成“省重点”

近日,省旅发委印发《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红色旅游大项目,“探寻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革命精神”一日游产品等4条与威海相关的红色文化研学游产品,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研学主题产品。

《方案》提出,2018年拟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23个红色旅游研学主题产品,培育26个红色旅游项目,推出12个红色旅游节事活动,全面推动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发展。

其中,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重点培育的红色旅游大项目。该基地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于一体,主体建筑包括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山市革命纪念馆和宣传教育中心。

“威海红色文化研学”之旅、“探寻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革命精神”一日游、胶东红色旅游专线、“山水圣人”红色旅游专线等4条与威海相关的红色文化研学游产品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研学主题产品。

《方案》还提出,将整合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威海和淄博、枣庄、烟台等市建立红色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多赢发展格局。

威海晚报记者 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