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90后失聪女孩靠读唇语成清华大学博士 如今戴上人工耳蜗


说起江梦南,大家可能还不了解她的故事。但是说到一个失聪女孩靠读唇语考入清华博士生,那么这样的故事仅此发生在一人身上,她就是励志女孩江梦南。她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精神力量创造了奇迹,感动了所有人,她让大家知道: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今年5月初,莽山瑶族失聪姑娘江梦南考上清华药学博士的消息及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媒体、读者、网友们给这位网红女孩贴上了各种标签:“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用眼睛聆听世界、唇语女孩、女学霸、励志学霸、开挂人生、将不可能活出精彩范儿、无声世界怒放生命”等等。
2018年9月5日,记者湖南省宜章县获得佳音,已入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江梦南,在失聪26年之久后,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并经过愈合、感受、练习,获得测试通过,能较好听到声音了。

江梦南是湖南省宜章县的一名90后瑶族女孩,但是她跟同样是90后我们却有很大的不同。她在双耳失聪26年的情况下,2011年高考的时候以615分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药学院。之后又在大学里一直奋发努力,今年最终又考上了清华博士生。
“现在人工耳蜗能够让我听到声音了,我也希望能通过训练让自己摆脱对读唇的依赖,可以和身边的朋友自由交流,可以有机会去参与一些学术的会议,可以去听音乐会……”江梦南说。
1992年,江梦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的一个瑶族家庭,当全家还沉浸在她出生的喜悦之时,这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女婴患上高烧。治疗过程中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导致她患上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命运对江梦南宣判:以后都要生活在几乎无声的世界里。从此,她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都是教师的父母没有放弃女儿融入正常社会的机会,在她患病后,带着她走遍全国各大医院,寻访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医生,医生也束手无策。父母却偏偏不认命,决定教她说话,努力让她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父母的坚持教导和悉心照顾下,江梦南学会了唇语。通过日复一日地耐心教导,用手带着她感受声带的震动,她终于学会开口说话。虽然发音有些不标准,但她一直在努力地说好每一个字,努力的和别人进行交流。
求学路上,她一直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小学毕业后,江梦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郴州市六中,父母不放心有听力障碍的她孤身一人在这么小的小年纪就离家求学。但她和父母说:“我早晚都是要离开家的,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爸妈身边。我的自身情况特殊,更想早一点去适应社会。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相继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还高分考上大学、研究生,今年江梦南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她曾获得了“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感动宜章人物”等荣誉。江梦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并被1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读者、网友们给她贴上了“唇语女孩、女学霸、励志学霸、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用眼睛聆听世界”等各种标签,对于江梦南来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更是决心和毅力。

今年7月中旬,经全家人慎重考虑后,江梦南终于决定植入人工耳蜗。经1个月的手术伤口愈合,8月16日,江梦南的人工耳蜗开机。因为一直都有读唇语的习惯,她还是有些不适应人工耳蜗的声音。耳蜗开机调试过程中,梦南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展露笑容。“心情有些小紧张,又特别期待。开机后能够感受到那种声音的振动,但可能是因为我从没有听过声音吧,所以还是有些不习惯,感觉声音是嗡嗡嗡的。”江梦南回忆说。
据悉,目前江梦南还在语训阶段,听他人讲话如学习一门外语一般,她要通过读唇语和听声音一起来慢慢理解。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练习,江梦南可以用听到的声音去和别人交流,而不再依赖唇语,开启崭新的人生。“真为梦南高兴,虽然原来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也能活出精彩,但终归是不完美的。有了人工耳蜗的现代科技,将来能接电话、听音乐、考驾照等,人生会更丰富多彩的。“江梦南的母亲江文革很高兴。
江梦南告诉说,走进清华校园,只希望自己能够充分利用博士生涯的每一天,不想虚度时间,希望自己能在所学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