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为啥“长”,把好这俩字很关键!

近日,河南日报关于“两长现象”的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长垣之“长”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尤为令人称道!

8月23日,河南日报再次聚焦长垣,以《长垣“长”在哪儿,“亲”“清”把得好》为题,报道长垣如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背后故事。

多年来,长垣县通过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权利“清单”化管理等措施,逐渐形成了政商交往既“亲”又“清”、良性互动的“新生态”。

△《河南日报》8月23日版样截图

县长为啥不请自到来“帮忙”?——政与商“亲”,为企业提供专家型、保姆式服务

最近的一连串“重大利好”,乐坏了驼人集团总裁王国胜!

在长垣县政府的支持下,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区域,由现在的500亩,将扩建到2500亩;县政府又为驼人发展预留了300亩、企业对外合作1000余亩;县政府除建设几十万平米的公租房用于企业安置外籍员工之外,还协调近300亩土地用于建设高端人才生活区;县政府专门出台红头文件,支持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发展……

每逢周四,长垣县委书记武胜军都会到自己的联系点实地走访调研。图为武胜军到卫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调研。赵鹏 摄

“感谢县长秦保建!”王国胜说,从去年2月份开始,每周的周四,秦保建就会轻车简从到驼人集团,问企业有啥困难、有啥问题、有啥需求。刚开始,王国胜还纳闷儿——一县之长这么忙,每周雷打不动、不请自来,问这问那,究竟是为了啥?

原来,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六联六问”工作机制。所谓“六联”,即联系乡镇、联系村庄、联系农户、联系企业、联系学校、联系医院(养老院);所谓“六问”,就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安于民、问廉于民。长垣县还将每周四定为“六联六问日”。

驼人集团是秦保建的定点联系企业。等王国胜缓过神来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企业发展的“商机”啊!于是,王国胜越来越“不客气”,每到周四都会给县长准备一大堆难题。先是企业发展遇到的具体问题,再是如何引进、留住人才的战略问题!

卫华集团是长垣县委书记武胜军的定点联系企业,每到“六联六问日”,他就会来到卫华集团调研,帮企业解决难题。赵鹏 摄

王国胜说,在关注企业自身问题的同时,他结合长垣医疗耗材企业多、业务员多的县情,提出要鼓励业务员围绕驼人集团上下游创办医疗耗材企业、并入驻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的建议。秦保建立即带领税务、食药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下了一趟江南“取经”,并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很快出台了《支持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实施办法》。

“凡入驻企业5年内任一年度对财政贡献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驼人集团奖励80万元;对财政贡献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驼人集团奖励200万元。”王国胜拿着红头文件兴奋地告诉记者,政府鼓励驼人集团搭建“园中园”作为招商平台,吸引医疗器械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项目合资企业和商贸企业入驻。对于新入驻的企业,县政府将予以补贴,第一年为财政贡献额的50%,第二年30%,第三年20%。目前,该园区已有300家企业落地。

企业有难政府雪中送炭,企业发展政府锦上添花,企业平时运营政府甘当“贴心管家”。长垣县委书记武胜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和保姆式、专家型服务。

“六联六问”机制,是长垣县“亲”商的一个重要体现。截至8月初,县级干部通过“六联六问”机制共开展调研3186次,解决问题924个,救活因担保连带责任陷入困境企业4家,有效阻断了企业担保资金断裂风险。

企业为啥请干部吃顿饭这么难?——商与政“清”,坚守“底线”、不碰“高压线”

“在长垣,企业要想请干部吃个饭,很难!”这是卫华集团副总裁、纪委书记李全振的感慨。

去年10月初,卫华集团泰国港项目的设备需要安装调试,急需一批技术工人,不料却作了大难。该公司找了符合技术要求的员工,发现他们要么没护照,要么护照过期。企业当即向长垣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求援,请求尽快为500余名职工办理护照。出入境管理科随即派干警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卫华集团,现场指导员工办理手续;开通了周末“绿色通道”,在两天内办妥证照500余本,优质高效的服务保证了卫华集团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

长垣县公安局为卫华集团开通了周末“绿色通道”,在两天内办妥证照500余本。化玮 摄

“当时,我跟公安局的主管副局长说,也不知道咋感谢你们,请大家吃个饭吧。”李全振诚意发出邀请,但被果断拒绝。“开始还过意不去,但这样的事多了,大家也就理解了”。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对于企业家而言,也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全振认为,企业家要有“底线意识”,不碰法律的“高压线”,不违道德的“警戒线”。

事实上,早在2006年,卫华集团成立党委的同时,就在全省较早设立了企业纪检委,与监事会、审计、法务等部门互相配合,构建起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立体式廉洁教育体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企业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长垣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张彤说,2016年8月,该县纪委、监察局、工商联就联合出台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暂行办法,从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方面,长垣县打出了“重拳”。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发现问题1起,党纪处分5人,诫勉谈话1人,维护了企业及其负责人合法权益。同时,开展党员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或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治理,查处此类问题3起,党纪处分3人。严肃查处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吃拿卡要、行贿受贿和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发现问题5起,开除党籍处分6人。

政府为啥主动帮企业维护权益?——“清单”管理,源头防止“权”、“钱”腐败

“在长垣,政府和职能部门经常主动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8月18日,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衡振虎对记者说。

今年5月18日,长垣县税务局窗口工作人员涂元元在为该企业办理扣缴企业所得税申报业务时,发现该公司外方股东的股息红利所得应按5%征收,然而系统却默认为按10%征收。涂元元马上逐级汇报,并指导该企业填写相关材料,还加班到晚上8点多,将近20页的表格信息逐条进行手工录入,直到系统自动校验4次后修改成功!

纽克伦公司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送到长垣县办税服务厅,对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王怡平 摄

在长垣,“一窗受理”“一次办妥”早已不是难事。同时精简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审批大幅度“瘦身”,从2011年的1081项,精简到了2017年的143项;压缩办事时限,对办理事项和办事人员较多的不动产登记、社保、房管、工商、税务等窗口,明确受理、审查、审核和批准等岗位的职责权限及办理时限;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办理事项35项,缩小实施范国19项,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时限的1/2以内、2/3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

长垣县梳理公布权责清单、随机抽査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收费目录清单等4张清单,并将4张清单进行公示;对政府相关单位的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新增行政职权事项60项,取消行政职权事项77项,调整行政职权事项53项;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进行理,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37项、政府性基金7项。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厘清了政府部门的职能边界和企业的经营边界。政府部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在法治框架下得以明确,从而尽可能地释放了企业的自主空间。

新观絮语

能否“亲”和“清”,关键看领导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良好的政商关系,是营造优良政治生态的土壤,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仅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需要,也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现实需要。

去年年初,长垣民企河南矿山集团董事长崔培军患病,在山西大同住院治疗。长垣县委政府领导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专程前往探视。山西一位老板高总在病房里见了这一幕,感叹:“别的地方都是客商看领导,长垣县却是领导看客商!”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领导干部是主导!长垣县党政干部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家保持清白、纯洁的关系,不贪私,不谋私,不搞权钱交易,准确地把握了“亲不逾矩,清而不疏”这个度。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建诤言、促发展是前提,守法纪、讲诚信是基石,抓党建、建堡垒是保障。在长垣,企业坚持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官有德,商有道。长垣的实践证明了,走“亲”“清”政商关系的“阳关大道”,才能促使市场主体充分释放发展的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