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与自媒体的“狂欢”

这几天,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事情,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坐滴滴顺风车被害的事情。滴滴公司的做法,值得大家去谴责,尤其是滴滴客服推卸拖拉的态度,非常令人厌恶。

不过,今天的文章,我不准备写滴滴的罪恶,顺风车司机的低素质,甚至也不会写资本的逐利,或者出租车市场的混乱。写的人太多了,我再写也没有意义。

我要写的内容,是自媒体人对热点事件的态度。

自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兴媒体方式,摆脱了以前个人无法发表自己观点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而,自媒体其实并不自由,在市场和同行的双重竞争压力之下,自媒体变成了“热媒体”,自媒体工作者成了“热点事件”的奴隶。

就以这次滴滴事件为例,滴滴事件成了很多自媒体人的“狂欢”。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自媒体都在写这件事情,似乎谁不写这个热点事件,谁就会被吃掉一样。

滴滴的行为的确值得谴责,但是这么多公众号,齐刷刷的都写滴滴事件,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现象,很多人只不过是为了追逐热点罢了。

“滴滴的狂欢必定要被终结”,“20岁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如果滴滴......”,“滴滴女孩遇害,当消费降级到消费升级”,“滴滴女掌门的奋斗史”,“滴滴:我不怕不怕啦,你们也不过如此”,“柳青不道歉,程维万人捶”

当我打开手机,看见关注的公众号(因为做自媒体的缘故,我关注的公众号很多,有好几十个),几乎清一色的都在写滴滴事件,我突然感觉一丝厌恶,千篇一律的内容,看的人心烦。晚上睡觉前,我耳边都老是响起“滴滴”“滴滴”的声音,久久难以入睡。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众号,专注报道新闻的也就罢了,连财经的,商业的,情感的,励志的,鸡汤的,都在写。甚至一个专注政治领域的公众号,都在写滴滴事件。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真的对这件事情那么关心吗?我看未必。

因为只要每出现一个热点事件,很多自媒体人就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马上扑过去撕咬。从王宝强离婚,江歌刘鑫案,杭州保姆纵火案,到我不是药神,疫苗事件,到滴滴女孩遇害,都是这样。

利用大众的愤怒或者好奇的心理,借助热点事件,很多自媒体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十万+”。但是,很多事情的真相,往往没有人关注了,剩下的是各种夸张的描写或者道德的批判。

吃瓜群众闹的越欢,自媒体人就写的越起劲。不过讽刺的是,一个热点事件,只要过一个月,就会被大多数人遗忘;过几个月,就好像是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一样;过一两年,就好像是传说故事,从来没有在现实世界发生过。

不信,我问你谁是茅侃侃,谁又是欧建新,你还记得吗?这也就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当时,这两件事情的热度,和最近的滴滴女孩事件,不相上下。我赌五毛钱,再过一个月,大家又会把今天的事情忘记,转而关注下一个热点事件。

连一个专门写政治的公众号都在蹭滴滴事件的热点,他平时写的内容和滴滴事件一点都没有关联


有人会问我:杨教授,你难道不写热点事件吗? 当然要写,但是我不会什么热点事件都去写,我只写我擅长的,感兴趣的话题。

我擅长写独立思考,思维方式转变,职场类的话题,所以李笑来割韭菜录音曝光以后,我就写了一篇关于如何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文章;所以欧建新跳楼事件出现以后,我就写了一篇关于中年人如何开源节流,避免失业后就完蛋的文章。

我不擅长写社会公共事件的文章,所以哪怕毒疫苗事件刷爆了朋友圈,我也按兵不动;哪怕王宝强离婚案传的满城风雨,我也不会跟风。只是滴滴女孩事件写的人实在太多,我打开手机满屏幕都是,我实在忍不住了,才写了这篇文章批判自媒体人“蹭热点”的文章。

热点事件,确实应该关注,但是不能关注过度;更不能为了写热点事件而写热点事件,盲目蹭热点。

自媒体人,写热点事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和态度,写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内容,并就该事件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解决措施;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挥舞着道德大棒,砸向热点事件的主人公,吸引吃瓜群众的关注。

关注热点事件,没有错,但是为了博取关注,蹭热点,不值得提倡。

自媒体人喜欢蹭热点,一方面有自身的原因,为了博取关注,为了阅读量;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读者,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自媒体人追逐热点,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半夜了,突发一个什么新闻,有的敬业的自媒体工作者都会爬起来赶稿子。好不容易想休息一天,看见新的热点事件出来了,又只能开始码字。

如果不是市场需求很大,谁又愿意半夜爬起来蹭热点呢?

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如果没有那么多情绪容易被煽动起来,不喜欢独立思考的读者,一看到热点事件就去凑热闹,跟风;自媒体人也不会拼命追逐热点,拼命迎合大众的喜好。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越多,自媒体人就会越倾向于蹭热点;自媒体越是蹭热点,瞎写一通,就会把读者带的更加不明真相,然后更加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会逼的自媒体人继续蹭热点......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希望(虽然像我这种无名小卒,希望也没有用),我们的读者朋友,少一点八卦的心理,少一点从众和盲目;多学习知识,多独立思考,多关心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当吃瓜群众,天天追逐热点,议论这个痛骂那个,到头来自己还是没有进步。

(对这一事件的分析解读还没有完,完整内容请点击 文末了解更多,打开链接拉到文章底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