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入日本國籍,歸化球員真的成爲中國男籃新的挑戰嗎?




隨著近年來國家隊體育的重視

中國現如今已經開始從體育大國

邁向體育強國

很多項目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

能夠進入國家隊的真的可謂萬里挑一

所以歸化國外

成了近年來中國體壇經常發生的事

這位少年便是其中一位




他叫

張天傑

1992年出生於遼寧瀋陽

身高1米97

體重95kg

司職小前鋒

效力於三菱電機鑽石海豚名古屋隊



他的家庭是個絕對的體育世家

爺爺是遼寧省擊劍總教練

父親是遼寧省籃球運動員

因為粉碎性骨折的原因結束了籃球生涯

母親則是打排球出身




出生在這樣一個體育氛圍濃烈的家庭

他不僅有著很好的運動天賦

還從很小的時候

就開始接觸籃球

並和父親一樣愛上這項運動


他身體素質極佳

加上在籃球上有錯的天賦

因此走上了專業籃球的道路

成為當時遼寧小有名氣的籃球運動員



小時候他在遼寧生活

母親則在日本發展

2003年小學六年級的他

被父親帶到日本與母親團聚

並以經營中華料理店為生

他很快適應了日本的生活

父母也常帶他回中國探親




父母考慮到在競爭激烈的中國

孩子難以進入國字號球隊

父母為了他能夠有更好的職業發展

便決定一家人移居日本

並取得日本國籍

他也將原名改為張本天傑

在初中時

張天傑一家搬至日本愛知縣

2007年

他升學至日本高中中部大學第一高校


2010年

他升學至日本籃球名校青山學院大學

天賦出眾的張天傑

很快在日本打出名堂

17歲的時候入選日本青年隊

可以說他早已是日本職業籃球運動員

在籃球領域

他成為首位

被日本歸化的中國籍男子籃球球員


因為他的身高在日本男籃裡

比其他隊員高

所以他在球隊中能夠得到重用

這也是他歸化日本男籃的原因之一

不過他現在依然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


2008年他代表日本出戰亞洲青年賽

2011年

代表日本出戰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13年

代表電擊東京隊出戰NBL日本

2014年代表日本出戰仁川亞運會

2016年9月

代表名古屋海豚出戰日本職業籃球聯賽

2017年男籃亞洲盃

他被列入日本男籃12人大名單中


2014年2月1日

他加盟豐田汽車電擊東京隊

在東京電擊擊敗名古屋隊的比賽中

他代表東京電擊替補出戰10分鐘

得到1籃板和1助攻

完成個人國家籃球聯盟日本賽區首秀


2016年轉會至名古屋海豚後

在名古屋海豚擊敗京都華麗隊的比賽中

他代表名古屋海豚首發出戰17分鐘

得到4分和3籃板

完成個人日本職業籃球聯賽生涯首秀

並在2017年賽季

張本天傑擔任名古屋海豚副隊長



家裡的親戚和朋友也有很多議論

他們都不理解他為什麼要加入日本國籍

為日本隊效力

但他說

在體育的世界裡

這樣的選擇應該是正常的

選擇被歸化

只是為了職業生存



他曾說過他有很多朋友在中國打球

生長在體校環境中的同齡人

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球場上

但依然很難獲得進入CBA聯賽打球的機會

日本的競爭環境相對寬鬆

就籃球而言

個人發展的空間更大一些



其實歸化球員對亞洲籃球的影響非常大

如果其他隊伍有歸化球員

很容易使原本水平不高的隊伍提高戰鬥力

最終形成諸侯混戰

以往只“重點照顧”

伊朗、韓國等三四支球隊的狀況

現在是中原逐鹿

場場都是硬仗

中國男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家給歸化球員提供的條件同樣重要

像張本天傑已經在日本生活了十幾年

經歷過日本校園籃球的培養體系後

退役後可以保證就職

一生都有保障

而且給的薪水能讓人在日本生活很方便


最關鍵的是

朋友在中國打球的經歷讓張本天傑看到

中國學生進了體校

沒有學習時間,沒有大學文憑

就業也就沒有著落

這樣的狀況不能給他安全感

畢竟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打球



以前中國打亞洲球隊

內線佔有絕對優勢

其他國家球員平均身高都不如中國隊

因此中國隊內線總能完爆對手

但最近幾年

情況大不相同

這種趨勢

使得對歸化球員持保守意見的中國籃球

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競技體育向來殘酷

在中國體壇有不少運動員為了更好的生活

或能夠踏上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賽舞臺

選擇歸化他國

雖然飽受爭議

但為了生活和夢想拼搏的人

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重要的是不能忘記祖國的養育之恩

不忘本、不給祖國丟臉

才是值得國人尊敬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