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放在胡同里的老“飞鸽牌”自行车,勾起我的许多记忆


走过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里面停着两辆飞鸽牌旧自行车,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先来说几句飞鸽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天津自行车厂始建于1936年,1950年自主设计、生产了中国第一个自行车品牌——飞鸽牌。
1954年在全国自行车质量鉴定评比获得第一名,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质量评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主导着 中国市场,所有的工业产品是要凭票证供应,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被称为三大件。
我在1984年给我女朋友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还遭到了埋怨呢。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我的小学同学小英,他爸在天津某百货公司当经理,让我自己挑,我当然就挑了一辆“飞鸽牌”斜杠26坤车,也就是和现在共享单车的那种,没有横梁的。还也有上海产的“永久”和“凤凰”,我没有选。“飞鸽”结实耐用,当然是首选。回去和女朋友一说,自然不高兴了,喜欢上海产的“凤凰”,轻便好看,女人都有爱美的的心,而我还是贪玩的少年。
自行车的龙头和后书包架上都有车牌号,在大梁上靠近座垫处由公安部门打上钢印的号码,才能正式上路。

这种龙头两侧有两根铁杠的是加重自行车,可以搭载货物,后书包架上绑两块木板就可放个两百斤的货物是没有问题的。
那时的自行车还可以装一个小的摩擦发电灯,走夜路时让它和后轮产生摩擦发电,车头的灯就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我妈骑的28飞鸽车上就装有,因为她下班要走一段河北农村土路,会家后,我会空摇脚蹬子,玩车灯照墙,做手影子。我那时的童年,没有玩具,只有玩伴。
过去停车支架也是这种,车不容易倒。
胶木的把手套在铁把手上,一辆车可以带几个人。1985年我和女朋友单位一起去北戴河玩,晚饭后,一起骑到751厂的疗养院去跳舞,自行车前面横杠上带着她,后书包架上带着她的同事。
在北京的一些胡同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值得回忆的东西,18年前我姐、姐夫来北京工作,我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了他们,这是那时我住在正觉胡同时,唯一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