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家族以溪为界各居东西,较量中孕育出灿烂文明——三门源

关注一下,有惊喜!

在浙江从不缺少“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风格的古镇,这些古镇大多在闹市之中或在繁市中心的不远处。而在远离喧嚣的群山之中有一些古老神秘的村落,保留着真实的历史与传统。三门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古村之一。

三门源村位于龙游与建德交界的梅岭关下,隶属于龙游县石佛乡。由于想进出村庄,都必须经过左象山右狮山、文昌阁寨门和左青龙右白虎这三道屏障;又有一泓涧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成为塔石溪的源头,故称“三门源”。

三门源的发展历史可谓悠久,村中居民以叶姓翁姓为主。他们两家最早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翁姓于北宋时期,为避方腊之乱,从寿昌迁入;叶姓则于南宋咸淳六年从松阳卯山道坪乡入赘纪氏定居,民国《龙游县志》卷四《氏族考》有“三门一族,谓出梦得五世孙文彬,于宋咸淳六年,由松阳卯山道坪乡迁居三门源之黄里坞”的记载。

两家以村中碧溪为界,分居于村子东西两侧。翁姓重农耕,叶姓重商。这迥然不同的理念使得两家既相互抗衡又相互依赖。在无意的较量中产生了精美的民居建筑与龙游的灿烂文明。由于深居山林的原因,这里的传统建筑都保留完好。不仅古街、古巷、古弄、古亭、古民居、古宗祠等格局依旧,还留存着与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和三门源世代相依的古坝、古堰等水利设施。

芝兰入座牌匾

村中最庞大精美的建筑群就是叶氏建筑群,是浙江省晚清时期建筑精品的代表,由叶氏前人叶鹤天主持建造。现存“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三座主体建筑。整体风格纯朴,气势恢宏。屋内设两重天井,山墙不开窗户,天井除用作引流排泄雨水外,也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更体现了江南大户人家“隐藏文化”的建筑理念。而建筑的木雕更是精美,从檐柱到屋檐下窗台隔扇,无一不体现出精致二字。

叶氏建筑砖雕

叶氏建筑群最不同凡响的是砖雕门楼,被誉为“江南一绝”。不仅开创了戏曲砖雕门楼的先河,也为当地后来的民间戏曲砖雕工艺树立了典范。门楼全以砖雕砌成,亭台楼谢、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称得上是砖雕之最。

翁氏宗祠

宗祠是家族用于聚会和祭祀先祖的地方,也是进行婚嫁丧葬等重要仪式和传统伦理教育的场所。翁氏宗祠又称“雨金堂”,是明代早期的三进二开间建筑,取材讲究,因年代久远,尚存两进。迄今保存完好的叶氏宗祠又称“永思堂”,共三进,系明中期建筑。门楼八字形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雄伟壮观。

除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外,三门源还保留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存: “会隆号”等民间老字号历史悠久;土制榨油、土制碾米、打铁、做篾等传统手工艺作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三门源人成长,映衬着那段久远的岁月。

如今三门源也在开发旅游资源,这个古朴的村落敞开大门像世人展示自己的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三门源的百姓已经意识到,这些建筑和文化是老祖宗留下的,要保护起来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