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屏聯動甩掉「轉接小辮子」DELL Vostro 成就 15 3000 測評

公司同事入了一款DELL Vostro 成就 15 3000系列的筆電,成就係列也算是DELL的經典系列了。雖然現在名氣上沒有靈越系列大。但是成就係列一直給我的感覺就是偏商務,而且價格適合,最重要的是接口豐富。像是VGA接口、DVD光驅以及可拆卸電池的設計雖然看著似乎有些過時。但是應用場景還是十分豐富的,對於同事這樣經常出門開會上臺發言的人來講這樣自帶VGA接口就不到開會前到處借VGA轉接頭的情況了。這次就藉機再次分享一下這款成就 15 3000。我兩年前也寫過一篇成就14的分享。有興趣的可以翻翻。

外觀展示

成就 15 3000 整體依舊是黑色的風格,商務氣息十足,A面的設計簡潔,僅有正中點綴了“DELL”LOGO。機身整體採用了塑料材質,A面凸起的網格設計可以起到防滑作用,而且不容易留下指紋。這點倒是值得表揚,現在太多采用筆電A面經常都是大花貓。



D面設計中規中矩,進風口位置都不算大。四角有防滑腳墊設計,可拆卸電池設計現在確實少見。不過對於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可以考慮再入一塊電池備用。



電池容量40W,可拆卸電池更換方便。而且電池體積並不大,日常多帶一塊並不會有太大負擔。



C面和A面採用一樣的材質,這個材質的耐汙性和抗油汙能力都不錯。全鍵盤設計使用方便。但是鍵盤並不支持背光,鍵盤鍵程還不錯。



拿到就發現戴爾的成就係列接口是真豐富,左側是一個USB2.0接口、二合一的音頻接口和一個SD卡讀卡器接口,成就係列都預留了光驅位設計,方便用戶選配。同事這款並沒有選配光驅。



另一側接口RJ45、VGA+HDMI雙視頻接口都有,支持三屏聯動,甩掉轉接“小辮子”,還有兩個USB3.1接口保證日常傳輸速度。



電源鍵設計在鍵盤之外,就是發現電源鍵需要短觸按壓一下。



觸摸板在機身左側位置,支持手勢觸控。



機身一角的貼紙。這款是i7-8550U顯卡是AMD Radeon 520。



C面是採用的是一塊15.6寸的防眩光TN屏幕,分辨率為1920*1080。也算主流了。當然估計草甸還是邊框,在現在大多筆電已經採用窄邊設計的現在。成就係列這個設計確實有點傳統。不過考慮成就係列的定位以及價格來講這樣的設計也在意料之中。



B面的dell標誌。



視頻攝像頭是720P的,方便日常視頻通話。





使用感受

這款成就15配置算是很不錯的了,i7-8550U處理器,8G內存,240G固態硬盤以及 AMD Radeon 520 顯卡。整體配置非常主流了。四核八線程的i7-8550U處理器,主頻1.8GHz睿頻可以達到4.0GHz。功耗僅15W。單根8G內存方便後期升級。用CPU-Z測試分數為2198.4。



顯卡方面,雙顯卡設計在續航和性能方面都有保證。獨顯是 AMD Radeon 520 顯卡,2G顯存,核心頻率1030MHz,顯存頻率1125MHz。可以看到甜甜圈烤雞測試得到的結果數據一致,烤雞時顯卡溫度為85℃。



硬盤方面是一塊240G固態,實際測試速度中規中矩滿足需求。



C4D R15分時分數,顯卡的OpenGL為40.07fps,處理器多核成績為469cd,單核為134cd。成績和上一代標準電壓的i5-7500HQ相當。但是功耗僅三分之一。



3D MARK的Time Spy成績為517.



Cloud Gate成績為8230.



PCMARK10成績為3817。



作為一款商務本遊戲體驗如何呢?按說配置也中規中矩。測試選擇了對硬件要求較低的《CS:GO》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進入遊戲在1080P下默認視頻設置為特效全開,進入遊戲測試幀數基本在40幀上下。雖然沒有達到60幀但是體驗還是可以的,如果考慮流暢的遊戲體驗話可以適當降低效果試試。整體配置還是滿足一般娛樂需求的。



作為主打性價比的商務風格的成就係列來講,這款TN屏幕分辨率1920*1080。使用紅蜘蛛4代校色儀今昔測試,測試時沒有強光直射屏幕,顯示屏也預熱了一個小時。



實際測試發現sRGB為60%,AdobeRGB色彩為45%。表現正常。



色彩精準性方面差異較大,不過平均值也在3以內。



散熱以及升級考慮:

不得不說,這款成就15拆機有一定難度。除了背後螺絲較多以外還需要另外拆除鍵盤下的螺絲才能取下D面版。好在這麼多年過去鍵盤好拆了很多,打開後可以看到內部區域主要集中在中間一半的位置,可以看到光驅位置是空的,但是並沒有預留接口,如果想自己加光驅的話需要購買配件。



鍵盤的拆解可以用一個取卡針一類的小東西幫助拆解,五個卡口依次按壓就可以取下鍵盤了。注意鍵盤下的鍵盤連接線。



取下鍵盤之後按數字對應取下相關螺絲就可以取下D面了。



拆開看到硬盤位是2.5英寸的,但是這裡是一塊m.2規格的固態轉接成2.5寸硬盤。本以為會採用雙硬盤設計,現在看來還是有些遺憾。硬盤擴展的話建議直接購買2.5寸的SSD就行了。



很少見這樣m.2規格的在轉換成2.5寸的硬盤用了,個人感覺要是可以增加一個標準的m.2接口會更加方便。



無線網卡。



隨機標配單根ddr4 2400的8G內存。有兩個2內存槽,方便升級。



散熱也拆了下來,採用單散熱管設計。



鋁製額度散熱片也做了黑化設計。



D面背後一覽。



總結:

關於這款筆電,文章裡也說了不少。塑料材質機身、8代處理器、8G+240G的組合,獨顯是AMD的R520 2G顯存雖然不算很強,整體算是中規中矩。當然整體特色還是豐富的接口以及較高的性價比。接口方面VGA和HDMI雙組合方便日常開會不需要額外的轉接設備。可拆卸電池以及可以選配DVD光驅實用性上都感覺還不錯。

整體的薄弱環節主要是屏幕以及邊框問題,對於這樣一款有一定性價比的商務本來講也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