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逐渐兴起,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

出境旅游是旅游的一种,通常指到自己国家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旅游度假,是领略异国风情文明的最直接的方式,涵盖的内容可以细分到各目的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年中国出境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游客是拉动全球旅游市场的最主要力量,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有1/5源自中国游客,而排在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则仅为中国游客的一半。与此同时,中国出境的游客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3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头衔。

由于假期时间关系和地理原因等因素,我国消费者出境游偏爱周边国家,其中泰国、韩国和日本一直都是近年来出境游消费者最偏爱的三个国家,整体来看,亚洲国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出境游目的地。

我国游客出境游目的地占比(%)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国报告网整理

当前我国出境游市场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策方面,我国护照含金量大幅度提升,互免、单方面允许免签、单方面允许落地签等不断增加,签证受限指数排名持续上升。签证政策趋于简化和宽松,欧洲及美国推出两年、甚至十年往返签证。此外,国际社会中文接待能力持续加强,也为中国游客的出境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经济上,我国人均GDP连年增长,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3亿人次,旅游支出额接近3000亿美元,人民币的稳健也增强了出境游客的消费预算预期,降低了出境游的预算不稳定性。反观欧洲等国际,由于长期的经济低迷,也非常希望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全球消费者助力提升经济。

社会方面,我国80后90后逐渐走上主力消费和生产人群,其年轻外向的消费观念也有利于旅游市场,尤其是境外游市场的发展。新的旅游方式,如个性化、趣味性、体验感和消费升级等因素都促使游客往境外出行,而不再拘泥于国内。

技术上,由于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全球信息都逐渐共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地域之间的限制越来越小。同时,近几年兴起的移动支付海外拓展,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海外迅速布局,为国内消费者在海外的消费提供了便利。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出境游也将随之走高。政策规划指引的方向、推广活动营造的氛围、签证便利释放的利好、企业布局以及对“双创”的带动等,可以说一带一路为新兴的出境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由于传统的出境游热门区域东南亚本身也在辐射范围内,因此未来东南亚也将更加的成为出境游的热门区域。

一带一路分布图

出境游产业链比较复杂。上游主要是资源端,涵盖交通、住宿和目的地服务等,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和资源属性,属于壁垒比较高的行业;下游则是消费端服务端,主要依靠相关平台与服务整合优势来吸引客流,提供服务;中游则是渠道端,主要是连接上游资源和下游消费者(自由行则无旅行社这个中间环节),常见的有批发商、零售商和代理商三类。

出境游产业链

其中线下旅行社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行业壁垒低。目前我国出境游市场中,前八大旅行社市场占有率不到20%,行业高度分化,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处于竞争的格局。

旅行社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