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不如你,十里春風張一山

前幾天我們說到了很多的小鮮肉,包括娛樂八子以及劉昊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一位特殊的小鮮肉——張一山。

說起張一山我們都不會太陌生。我們最初在熒幕上認識他還是靠04年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少兒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他在裡面飾演的“劉星”一角憑藉著在劇中機靈,搗蛋的特質一度風靡全國,成了好多90後揮之不去的回憶。在之後的時候張一山也陸陸續續拍過很多小成本的系列電影,譬如《尋找成龍》《李小龍我的兄弟》,但一直都是不溫不火,除了在大型舞蹈節目《舞林大會》中奪得冠軍以外,幾乎很少面世,漸漸淡出觀眾視野。

直到16年,憑藉刑偵題材的網劇《餘罪》才又重回觀眾視野,張一山在劇中飾演的一名剛從警校畢業就進入販毒團伙中的臥底警察餘罪,該劇播出半個月網絡點擊率超過4.5億,並一度被稱為“中國新生代演技擔當”,終於在十年後重回巔峰。有人這樣評價餘罪中的他:” 張一山的每一條青筋都在叫囂著演技。”17年,翻拍據《柒個我》開播,張一山一人分飾七角的表演再次證明其演技,也正如他兒時在劇中的戲言。

但是風光背後,誰也不知道“演技”這兩個字,對張一山來說是多麼來之不易。

在《家有兒女》中,張一山憑藉著本身的天賦和宋丹丹,高亞麟的臨時指導,可以非常準確的表達出“劉星”這個角色的精髓,也正是在此時,張一山也早早的學會了表演的第一課就是“說人話,就是自然,放鬆,不做作,別演。”但演戲不僅僅只是這樣而已,很多個角色很多個劇本,需要你不斷的去嘗試和挑戰。

成年後考入北電後,張一山開始具體的學習表演課程和專業系統的方法,也開始嘗試不同的角色。有一次拍一場戲的時候,他實在是沒有眼淚了,因為連著哭了很多天,全都是那種號啕大哭,滿腦袋充血那種狀態。基本上,每五天就有一個激情戲,每三天就要有幾場落淚的戲。他就站在那兒,說:”導演你要再給我機會。”其實剛開始已經有一條拍好了,但是演完以後張一山覺得不太好,他說得再來一條,從第二條開始就沒有了,拍了好多條。短短的一場戲,拍了四五個小時。大家等了他三個小時。所有人都在那兒等他,這個時候,所有人拿著機器、舉著杆在那兒等著他,推軌道的、打燈光的在那兒全部看著他,就他自己一個人在那兒,那種心理壓力旁人是無法體會的,對於演技的要求同時也要估計別人的感受。腦子裡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別人,一下子張一山腦子裡全都是雜念,甚至別人動了一下,你都會覺得他可能有點不耐煩了。然後有一些人也真的很累,他一嘆氣“哎”,可能他真的累了,但是就聽到他一嘆氣,一下就崩潰了。拍那個戲的時候,張一山手上的肉和手指甲,經常咬出血,心裡特別焦躁。

並且這種情況維持了幾個月,那段時間到處趕通告,拍戲,晚上草草卸妝後就入睡,有一天張一山問經紀人:“我為什麼要起床啊?”經紀人說:“因為你籤合同了啊。”此時的張一山更加迷茫,不斷的在心裡問自己:“每天我就為了合同去忙嗎?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當然對於張一山來講,金錢名聲的意義已經不大重要,因為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過,所以此時的張一山很痛苦,沒有目的,整天忙忙碌碌,也覺得自己體力不支,堅持不下去了,也一度想放棄。

但最後還是因為熱愛戰勝了這些折磨。張一山說:“我是一個不太給自己有規定的人,就覺得現在喜歡,現在熱愛,有激情,很年輕,有力量,就堅持幹自己熱愛的這個事業。我認為演員並沒有那麼偉大,也從來沒覺得,能成為他們口中的藝術家,我只是一個演員。”這些話你不止第一次從張一山口中聽到,但他能夠做到,這就很讓人佩服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