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自貿區社會投資類建設工程管理模式創新又獲肯定,分別獲得橫琴自貿區成立三週年十大創新典型案例第四名,廣東省投資便利化第五名!
日前,在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掛牌三週年新聞發佈會上,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先生表示,掛牌三年以來,橫琴共吸引港澳企業2218家,註冊資本1747.70億元,其中澳資企業1212家,港資企業1006家;創新成果300多項,為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作為國務院批覆推行自貿試驗的重要平臺,橫琴新區肩負著制度創新的重要使命;緊跟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趨勢與要求,橫琴新區再接再厲,正在逐步實現監管方面的三大創新轉變:從政府監管向“市場+政府”聯合監管模式轉變;從“重審批,輕監管”向“輕審批,嚴監管”模式轉變;從傳統低效監管向現代高效“服務+管理”模式轉變。
小夥伴們是不是又雞凍了呢?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橫琴新區的創新實踐,那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橫琴新區——內地連接港澳的唯一路橋區域
橫琴新區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島,於2009年12月16日在珠海市橫琴島掛牌成立。
2015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全面有效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珠海橫琴新區是納入試驗區的三個片區之一。
2017年4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最後一項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全隧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橫琴新區正式成為唯一陸橋連接港澳兩地的區域。
作為國務院批覆推行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平臺,橫琴新區將繼續肩負著制度創新的重要使命;作為內地與港澳連接的重要窗口,橫琴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橫琴新區——引領建設領域系列創新
橫琴新區自成立以來,積極吸引各類投資。據最新統計,目前已經累計吸引港澳社會類投資達1000億元、企業幾千家。
為保證落地進度,確保便利,橫琴新區建設環保局先行先試,積極構建綠色通道審批機制、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等級進行分類管理、以及採取“先上車、後補票”、備案承諾制等創新舉措加快投資項目落地。通過參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對標香港等國際營商環境最佳地區的先進做法,不斷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涉及施工許可審批、港澳專業人才准入、網格化監管、交警式執法、粵港澳聯合工程顧問公司聯合執業等模式探索、法定監造人試點、工程質量保險試點等等方面。部分核心創新獲得國家住建部批覆,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
攜手AMT,開啟新一輪的創新實踐
2015年,為更好地踐行國務院關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橫琴新區以打造辦事手續最少、辦理時間最短、運行成本最低、社會綜合效益最高的創新實踐為目標,攜手中國領先的“管理+IT”諮詢服務公司——AMT(企源科技:833132)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新徵程。
經過系統的調研分析,AMT梳理出橫琴新區面臨的三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1)投資方在工程項目報建時須對接發改、招投標交易中心、規劃國土、建設環保、消防等近20個職能部門,前後所辦理的實際程序數多達35項。為此,投資方通常必須設立“前期開發部”專業部門進行對接,耗時耗力耗資金;
2)投資方自拿地到正式開工,理論上需180天(政府審批30天,投資方自身運作150天),但因規劃審查、消防等專業審查、施工許可審查等之間存在互為前置制約的關係,加上投資方準備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實際上自拿地至正式開工的時間往往超過250天甚至更長,嚴重影響項目開工時間和建設進度, 進而影響項目時效性 ;
3)每個工程項目,投資方為獲得“施工許可”所須花費的各類行政審批費用較高;另外,受審批程序多、前期準備不足和審批時間長的影響,在自身建設週期的基礎上,必須額外承擔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資金成本。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橫琴新區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制約投資方的投資積極性,影響招商引資,特別是港澳投資落地進度和區域協調發展。
五大創新,助力橫琴新區管理和服務雙提升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AMT的協助下,橫琴新區建設環保局通過歷時8個月調研訪談、港澳實地走訪、對標研究等工作,出臺了《橫琴新區社會投資類建設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方案》。該方案主要創新要點包括:
創新要點1:非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由各投資方單獨開展轉變為政府統一組織
針對環評、交評、水土保持、節能影響等專業評估,對於一般項目,由政府在城市規劃時或土地出讓前實行統一評估,投資方只須在相應評估意見中籤字,承諾在後續工程設計和建設中落實相關評估要求即可,投資方無須再單獨開展評估,省錢省事。
創新要點2:規劃條件前置,實現清單管理
在部分專業評估由政府統一組織的基礎上,參照香港模式,除明確限高、容積率、覆蓋率、城市風格等方面的強制要求外,針對具體的工程項目,儘早明確:
1)地塊紅線圖;
2)人防具體要求(是否允許易地建設);
3)環評具體要求(是否需要環評,如果需要,是承諾備案還是專業審查);
4)是否涉及交通、林業、防震、水土保護等評估要求。
如果不涉及或已採用統一評估的,則簡化處理,投資方報建時可不用辦理或簽署承諾即可。
創新要點3:剝離施工圖審查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置關係,避免多次往返審查
辦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及投資方對經濟技術指標執行承諾後,便可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原施工圖及其審查意見調整為在商品房預售前備案。
這一點是本次創新優化的關鍵點和難點之一。現行模式中,須根據施工圖所確定的經濟技術指標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此後才可提交消防審查;而往往在執行消防審查時,需要修改施工圖,並可能影響經濟技術指標,如此,消防部門則會要求投資方重新向規劃國土局申請變更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導致投資方在規劃審查和消防審查間多次往復,嚴重拉長審批時間。
剝離兩者關係後,投資方可選擇對建築工程經濟指標(交通評價、容積率、綠化率)做出承諾並在後繼施工圖設計中落實,且在商品房預售前完成規劃施工圖備案,否則不予以核發《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實現“前期輕審批”的同時,落實“後期嚴監管”。
兩種關係剝離後,將大大加快《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辦理速度。
創新要點4:實現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證》,大大縮短建設週期
在專業分工不斷細化,專業協作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社會投資類項目允許分階段施工報建。
(1)區發展改革局推行分階段立項備案,投資方可自主選擇整體立項備案或軟基處理、基坑支護、樁基礎、上部主體結構工程單獨立項備案;
(2)區規劃國土局可依申請按地下室(基坑施工)、總平面圖(樁基礎施工)、建築工程方案(主體結構施工)分階段給予規劃意見;
(3)區建設環保局分階段發出基坑支護工程、樁基礎及主體結構施工許可證,為投資方提前啟動基坑及樁基礎工程建設提供便捷,充分利用地下工程建設期間繼續細化上部主體結構建築方案設計和技術審查,從而縮短項目建設週期。這一創新將使得基坑及樁基施工許可可以提前核發,從而推動項目快速落地實施,大大縮短建設週期。
創新要點5:推進“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統一受理,統一組織,提供一攬子服務
通過“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建立“導辦”、“督辦”服務機制,並提供高端服務:
1)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統一受理投資方各環節報建及證件辦理事宜;
2)負責組織水土保持審查、環評文件批覆、交通影響評價、節能審查的集中評審;
3)由“一站式服務中心”負責協調和跟進各專業部門,包括規劃國土部門、建設環保部門、消防部門等,開展專業評審,並負責跟進評審意見;
4)負責投資方提交資料的集中管理和備案,減少投資方資料重複提交;
5)提供專業性諮詢和輔導;
6)負責協調解決專業審查部門間審查意見的衝突和矛盾。
通過以上創新,使得橫琴新區實現從政府監管向“市場+政府”聯合監管模式轉變,從傳統低效監管向現代高效“服務+管理”模式轉變,從“重審批,輕監管”向“輕審批,嚴監管”模式轉變。
設立“港澳服務專項”,構建管控區域加快創新落地
橫琴自貿區作為服務於港澳的前沿窗口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受限於體制因素,部分核心要素無法突破,阻礙了兩地進一步深化合作。2016年開始,AMT輔助橫琴新區探索設立“試點彙總”的“港澳服務專項”方案。
港澳服務專項是指經過橫琴新區甄選可自主選擇“香港工程建設模式”開展項目建設的工程項目。
“港澳服務專項”自由空間更大,可進一步落實《橫琴新區社會投資類建設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方案》、一站式審批、法定監造人、工程質量保險以及物業管理等新制度,充分發揮橫琴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吸收港澳經驗,以形成具備橫琴特色、展示珠海創新能力的工程建設新模式。
創新方案成果初顯,成為複製推廣標杆
橫琴新區的創新實踐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創新方案的落地為投資商帶來切實利益,增強獲得感。
流程審批從原35個節點減少為16個節點;
政府理論審批時間從30天降到13天;
第二,部分創新舉措成為各地爭相複製推廣的標杆。
橫琴新區工程建設創新方案公佈後,國內各媒體爭相報道,項目成果被廣東省推薦列入商務部最佳案例評選範圍,項目主管領導攜創新成果獲評《建築時報》“建築行業年度十大人物”;創新成果被廣東省列為年度複製推廣的重點成果之一,在珠海市進行全面複製推廣,其他各省會城市也競相模仿借鑑橫琴經驗,出臺同類創新舉措。
除橫琴新區外,AMT還為多個保稅港區、自貿區提供過諮詢服務:包括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現代服務區、寧波保稅港區、欽州保稅港區等。同時,AMT還為上海市各委辦局、北京市財政局、河南省財政局、豐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寧波海關等眾多政府單位提供過諮詢服務。
專業實用,為您著想。讓每一個成功客戶的背後,都閃耀著AMT顧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