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西安狂歡起來的日子裡 一個半新不舊西安人說說自己的焦慮

向勞動者致敬

在這個西安狂歡起來的日子裡

我這個半新不舊西安人

說說自己的焦慮

西安發展倒逼建設這種模式

對30多歲的我來說,是場劫難…

今天看到很多新聞

毛筆酥排5個小時的隊才能吃到

大雁塔的燈光秀多麼光彩奪目

南門1374架無人機將騰空翱翔、將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還有最近的30萬新西安人落戶西安

感覺大西安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蓬勃升起

感覺大西安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蓬勃升起

發展不好嗎

發展當然好

看著城市一天天變好,給別人介紹起西安是,越發自豪

但是這種用發展倒逼建設、倒逼配套的方式,像我這樣半新不舊的西安人,是犧牲品。

我們這撥人,不像西安土著,坐擁拆遷分的幾套房產,快樂地在一旁搖旗吶喊:騰飛騰飛騰飛、發展發展發展,哇,資產翻倍了。

也不像剛剛畢業懷揣夢想衝入西安的“新西安人”,正值青春、正準備奮鬥。育兒、養老、醫療…這些對他們來說還很遙遠,上幼兒園排隊、帶孩子看病排隊、老人住院不得不找關係這種窘迫,還得幾年才能感受到。

半新不舊的我們…

五六年前畢業後留在西安

我不知道別人是為什麼,我當時留下,是因為深深眷戀徘徊在城牆根,歷史感撲面而來的氣息。

是因為這裡有不快不慢的生活節奏,既不會壓力大到焦慮,也不會安逸到失去鬥志。

很慶幸,當時沒骨氣啃老,問父母伸手要錢在西安買了套不到90㎡的房子。

本來想著好好工作幾年,等穩定下來換套大點的,把父母都接過來…

以現在的房價看來,應該是換不起了

如果當時沒有咬咬牙啃老買套房

可能連這麼丁點的棲身之所都沒有了

當時踩著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土路走到樓下時,

怎麼都不會想到短短三四年後,繁華如斯…

西安目前的配套設施,足以敞開臂膀,容納八方賓朋落戶西安了嗎?

應該還沒有!

我的孩子2014年出生,2016年,在他才兩歲的時候我就開始考察周圍的幼兒園,驚出一身冷汗。

還好沒想著等到三歲的時候再去看。幼兒園主要就是讓孩子吃好喝好玩好,沒錯,符合這個條件,就要在規模、場地、師資這些方面考慮,公辦園壓根就沒想,民辦園滿足離家近、費用能承受、場地大孩子能跑開,我看上去還算滿意的,就一家。

打電話一諮詢,3天后剛好是報名的日子。再晚知道點消息,就根本沒戲了。2018年入學的這一級,沒錯,我在2016年就給孩子2018年入學報名了。

拿著小板凳排著隊

占上了2018年入學的倒數第五個名額。

缺口有多大?4月8日問政後陝西電視臺《都市快報》欄目採訪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三處副處長左茹。最終也是隻談增幅不談基數。

再說說看病。

去西安市兒童醫院掛急診等兩個小時是正常

如果想住院

開了住院證也沒什麼用,根本沒有床位,也許排到能住院了,病程也就結束了…

醫療資源,缺口有多大?

以上

還是落戶沒有那麼寬鬆的時候

還是沒有30萬新西安人進駐的時候

我大概能夠理解西安市政府的思路,以發展倒逼配套。

我們的城市,等不及按部就班地準備好足夠的醫療、教育等資源後,再吸引人才到西安。

前一些年的蹉跎,西安幾乎停滯的發展,要趕上對標城市,就必須全力加速。

倒逼是最快的發展方式

也確實是讓半新不舊的西安人,最不舒服的方式。既沒有先發優勢佔領資源,又要忍受突然湧入更多人導致的房價上漲、物價上漲,連三秦套餐都漲!路更不夠用、道路更擁堵、地鐵更擁擠、看病要排更長的隊……

只是有些牢騷、有些焦慮、有些感慨、但毫無疑問,這是最好的方式。

希望忍受幾年的各種配套設施不足後,我的城市,更讓人驕傲。

希望所有的忍耐和等待,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