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硬體,打造新一代智慧小區系統

安居保隸屬於悠泊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注研發智能門禁系統和智能安防系統,著力於打造以物聯網、車聯網、人臉識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核心信息技術,使小區安防、小區生活與物業服務等實現智慧化和信息一體化。

安居保創始人徐桐林先後就職於“上海智郵營銷策劃”擔任營銷策劃總監;“浙江風向標科技”擔任營銷策劃總監及“南京物聯”企業合作部經理,在營銷與物聯網建設方面經驗豐富。

2016年6月,安居保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兩扇門”之間的智慧

伴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已成為國際上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2015年“發展智慧城市”首次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縱向相關模塊也在不斷建設中。

“目前佔據智慧小區市場的公司主要分三種。首先,一部分公司以純APP為主要業務,旨在引導客戶進行電商購物;另一部分公司試圖以單一的門禁系統涵蓋智慧小區的全部外延,實際上難以滿足智慧小區的市場需求;而安居保真正以小區的綜合解決方案為主體,以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智慧小區的建設。”

安居保創立伊始,徐桐林便從智慧停車方面入手,主要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通過停車位的誘導、車牌識別進行訪車、訪客及業主車輛管理。後進一步拓展到小區生活、安防及物業服務的改善與優化。

徐桐林介紹道,“在硬件上,安居保的服務從進小區門開始到單元門為止,包括車輛、訪客、訪車、業主等管理;小區道路照明監控與圍牆的監控、地面空餘車位的探測,更包括綠化的監測與養護。”

安居保系統一大板塊是智能門禁設備,在業主端,業主通過安居保的APP軟件或微信公眾號上傳相片樣本,當業主到達門機前1米處時,通過紅外探測觸發識別,面部識別比對成功後將自動開門,業主無須做任何操作。

業主也可通過刷卡或安居保APP設定的密碼手動開鎖;訪客呼叫與業主APP可直接進行視頻對講,無論業主在那裡均可為訪客遠程開門。

對於非智能手機業主系統會自動呼叫手機或固定電話實現語音對講及遠程開門,業主也可通過APP對家庭組進行管理,對訪客的呼叫進行排序,並可在APP上添加家庭組成員。

同時門禁設備有社區繳費、報修、智能選票、呼叫物業、便民服務、視頻對講等功能。

以人為核心的智慧小區建設

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是智慧小區建設的一大難點。“智慧小區和智能小區的界限在某些企業眼裡是很模糊的,他們甚至將傳統照明的節能改造,稱之為智慧小區。真正的智慧小區是以人為核心的,前者的建設難度也遠比後者高。”

徐桐林說,“面對現在業主多元化的需求和現階段和諧社區建設的推進,安居保的一個發力點就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們針對性地推出發佈活動信息等功能,同時在物業與業主的交流上,安居保為物業系統提供了各類信息查詢、通知及公告發放、業主活動、社區交友、生活共享,等40項功能,通過設備聯動,提高了業主全新的智慧生活體驗。”

安居保簡化了傳統物業冗雜的人工管理方式,提高其維修、安居保方面的透明度與工作效率,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便捷、社區生活更和諧。

提供多維度服務,業主滿意度接近滿分

安居保的商業模式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首先是智能產品的銷售與維保;

其次是服務與管理收費,安居保希望通過增值服務,為物業,為業主甚者第三方提供更多差異化,個性化服務。

在未來,精準廣告的投放也是安居保的模式之一。

目前安居保已在上海部分小區投入使用,業主接受度高。

安居保技術總監肖念念(男)向我介紹在未來智慧小區中安居保以雲服務為基礎,在深度學習的算法中,更方便,更安全地為業主、物業及第三方提供包括硬件、算法等多層次、多維度的服務。

安居保團隊匯聚了物聯網、雲計算、數據分析等技術領域的優秀人才,組成了以中青年科技精英為骨幹的高素質創新型研發隊伍。目前團隊共有8人,除創始人以外,其他團隊成員多來自德國麥柯上海分公司、上汽集團CRM系統等大型公司,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