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寧毀譽參半的抗戰喜劇片,因爲他是馮小寧,不然肯定特別優秀

200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是個值得驕傲紀念的日子。

週年來臨之際,以戰爭題材聞名的導演馮小寧,也給祖國帶來了一部抗日喜劇片以示獻禮。

但是對於這部電影,尤其是出自馮小寧之手的作品,卻是譭譽參半。

這部電影就是:《舉起手來》

那年,抗日戰爭接近尾聲,日本列強希望在逃出中國前儘可能的搜刮財寶回國。

其中就包括一尊金燦燦的國寶佛像頭。

通過火車偷走的佛像,八路通過暗信,獲知了消息,並且劫持了下來。

八路把佛像交給拉驢車的郭大叔,運回村子藏起來,過些日子再轉運根據地。

半路上大叔竟然發現箱子裡竟然還有一個活人,原來是鬼子裝運的時候,誤打誤撞藏進去的一個地下黨發展學生。

最終他們一起向村子進發,連帶著路上不巧遇到的日軍部隊。

從這裡開始,喜劇片元素正式鋪天蓋地的向觀眾們撒來。想躲?不可能的。

(怕地雷只好吹著前進)

全篇電影,有幾個核心笑點製造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呆頭呆腦的日軍下等兵。

別人偷雞都是大雞,他能逮到的就是這個剛孵化的小雞仔。

要花姑娘,那就給你一個小花豬,反正你傻不拉幾的。

藏在草堆裡,最後被放屁的驢給燻個半死,想走,一個驢踢直接進入假死狀態。

被同伴灌水救醒後,沒想到水壺裡面是之前的小孩撒的尿,並且在裡面放了個青蛙。

進門搜人,還被層層機關陷阱給砸飛。

被扯壞褲子,披上個紅被單正好被牛追。

沒辦法,主角的戲份就是多一點點。

如果你覺得這就是電影的大部分笑料,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把豬食當成麵條拿去給日軍吃的結巴翻譯。

看著都疼的隊長。

會噴火的,日軍第二慘員。

等等笑料,不便於用圖片的形式展現,需要自己去看,才懂其中內涵。

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作為喜劇片,是非常非常成功的,因為它能讓你真的笑。

人紅是非多,電影也是如此,你有好的一面,就會有另外一群聖母出現了:

抗戰怎麼會這麼容易!你們太不尊重歷史了!好人永遠不死太假了!

我只想說:儂腦子瓦特啦,去看紀律片就是,看什麼喜劇電影,不貶低日軍難道還抬高啊。

誰都學過基本歷史,誰都知道南京大屠殺、日軍進村殘忍的三光政策,但這是喜劇電影《舉起手來》,目的是為了笑。

它的目的不是類似《黑太陽》這樣的電影,整部電影只會讓你,從片頭咬牙切齒到片尾,我甚至看不下去,太殘忍了。

(《黑太陽》過於殘忍,只放一張冰凍人的圖片)

聖母說爛片是一方面因素,還有一方面就如標題中寫的那樣,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叫馮小寧,所以大家的評價才低。

為什麼呢?因為他拍攝過著名的抗戰三部曲《紫日》、《黃河絕戀》、《紅河谷》,將一個真實有力的抗戰過程展示過給觀眾。

所以面對《舉起手來》這有點無厘頭的搞笑片,他們接受不了。

回到《舉起手來》,如果你足夠用心和熱愛電影,並且願意再花點時間琢磨的話。

其實整部電影的核心都沒有遠離馮小寧的核心拍攝功底,他是喜劇片,但也是抗戰教育片。就看你怎麼體會了。

郭大叔

長期冒著生命危險為八路運送貨物,進村後,指桑罵槐的說翻譯官是狗腿子,全力幫助八路運送佛像。

這樣樸實勇敢的農民,你們看見了麼?

男學生甲

冒死將記錄著日軍細菌實驗證據的本子送出去,這不是大無畏的精神麼。

這樣壯烈的場面只是因為沒有背景音樂,你們就看不見麼?

大毛二毛

運用智慧幫助大人的雙胞胎,如果不是他們挖地道解救了郭大叔,就被燒死了。

這代表著名族智慧和希望的下一代,只是因為可愛和年紀小,就入不了您的法眼麼?

村民老奶奶

在上坡道路上撒豆子(或玉米看不太清),阻撓日軍追擊的她們,家裡還藏著隨時可能被殺頭的那尊佛像。

這種從老至幼全面一致對外的精神,難道你看不見麼?

從小《地雷戰》、《鐵道游擊隊》這種老電影我看的不少,之後《黑太陽》這種紀律片也忍受下來了(因為太氣憤了所以用忍這個字),但我最喜歡看的是詼諧片。

我怎麼就沒感覺《舉起手來》很幼稚呢,自負的說一句:“我看的戰爭片足夠多,已經能夠通過表面看到背後的明暗本質,獲取我想獲取的東西了,而你還不夠”

網上有一個評論我特別喜歡:

神劇是一群沙雕一本正經的在搞笑

好片是一群藝術家,故意裝瘋賣傻而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拙見,各有三觀各有態度,不喜歡一笑而過,不用為我動氣,不值得。

對於《舉起手來》你還想說些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討論。

明日電影預告:

《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