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初始兵团援疆路 矢志不渝天业情

蔚应斌

9月12日,薛松先是给有投资意向的大客户打了电话,进行了一些项目上的沟通,然后又接待了一个外来的参观团,他为参观人员详细介绍了天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工艺流程、产品特点等,俨然是个天业集团生产的行家里手。

身高1.9米、42岁的薛松是一名来自上海的援疆干部,在天业集团担任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集团的投融资工作。他办事沉稳、善于沟通和学习,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积极报名,顺利入选

去年9月,薛松获悉中组部第18批博士服务团在上海选派成员到新疆开展援疆工作,当时在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资产托管部市场营销室工作的他,立即了报名。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新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想为新疆的发展尽一份力。”就在薛松充满信心想来新疆援疆时,他的妻子舍不得他走,于是劝他,“你在上海工作干的好好的,新疆离家那么远,听说那里不安全,加上孩子还小,家里也需要你,我不想让你去。”

面对劝阻,薛松没有跟妻子硬碰硬地争吵,他耐心地将自己了解到的、从上海市委组织部了解到的新疆情况告诉给妻子。“新疆现在很安全,尤其是兵团城市的人们具有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能去援疆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加入援疆博士服务团对我更是一种荣誉,我一定要干好工作,你就放心吧。家里的困难再多,对援疆工作来说都不是困难,我都可以克服,我去新疆后家里就辛苦你了。”

薛松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对儿子援疆的想法非常支持。薛松的父亲对他说道,“你也是共产党员,新疆那边缺少人才,为你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担心。”看到父母都支持自己的儿子去新疆工作,薛松的妻子虽然不舍,但只好同意了。

薛松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他参与了863项目和国家半导体照明项目,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博士毕业后,薛松加入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工作,在该行的信息技术部、同业金融部、资产托管部工作过,金融知识丰厚、金融业务能力强。

在援疆之前,薛松获得了特许金融师和金融风险分析师资格,他担任该行资产托管部市场营销室经理,负责资产托管业务营销和资产托管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

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薛松顺利通过组织考核,他光荣地成为400人博士服务团中的一员,被分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型国有企业天业集团工作。在北京,他经过一周的行前培训,于2017年12月29日到天业集团 任职。

转换角色,从头学习

刚到一个新单位工作,薛松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工作环境,对化工知识几乎是零的他,突然感觉到工作不知道从哪开始着手,他既茫然又着急。

“以前在银行工作,企业是我的客户,现在企业是我的工作单位,首先是身份、角色变化了,其次职务给的高。”薛松说,之前在银行他的级别相当于科级,现在变成了有着1.5万人企业员工的高管,领导对他非常信任,他必须出色地干好工作。

因为工作,薛松在与投资人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化工知识很了解,问的问题都很专业,这让他很尴尬。于是,他就从头学习,不懂的地方请教领导、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对化工知识进行“恶补”。

投融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为企业找钱,每天要找银行、找基金、找券商谈融资。今年夏天,薛松在与一个投资人沟通过程中,对方向他提问道,“市场上都是用甲醇来生产聚乙烯,为什么天业要用乙醇来生产?”为此,薛松虚心请教了天业集团的总工程师后,回答了对方。

“首先,乙醇路线生产聚乙烯尽管步骤多,但选择性好,分离简单;用甲醇生产聚乙烯流程短,但无法充分利用原料,分离成本高。其次从地域来看,两种方法在新疆都可行,但在内地乙醇法不合适。所以天业选择用乙醇。”薛松说,投资人对他专业的回答表示惊讶,非常满意,也对天业的研发技术表示赞赏。

深感压力,早生华发

从去年开始,天业集团提出“奋起再次创业,打造千亿天业”的宏伟目标,天业集团全力投资建设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其中60万吨乙二醇项目已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0月建成投产。

“项目建设离不开钱,没有钱,再好的项目也无法上马。”薛松主管天业的“金融口”,他天天找银行、基金、券商来融资,便于项目顺利推进。

薛松主管的两个项目的投资额将近200亿元,而现在国内的经济环境不好,融资困难。“我做不出成绩来,感觉非常对不起关心自己的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天业集团的领导。”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薛松变得焦虑,他的头顶、双鬓长出了无数根白发;他的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皮肤开始过敏,他的左胳膊上无缘无故长出了一块荨麻疹,他一直吃着抗过敏的药控制着,至今没有治愈。薛松笑着说,这是他来新疆工作后,在他的身上留下的印记。

薛松工作上遇到了难题,害怕家人担心,每次给父母、妻子打电话,薛松总是报喜不报忧。“石河子这里很安全,到商场、银行等场所人人都要进行安检;市民晚上都喜欢跳广场舞和少数民族舞蹈,晚上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闪烁的警灯,治安情况很好;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安全,很幸福……”

“这里的人很好客、很热情,抓饭、拌面、烤包子、烤肉等新建美食很好吃,我都吃胖了。”

“新疆饭馆的菜口味偏咸、偏辣,味精放得多,我还不习惯,一般都在食堂吃饭,食堂的饭菜很可口……欢迎你们来新疆亲身感受一下。”薛松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如实告诉给妻子下,妻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提醒他注意身体,不要熬夜。

迎接挑战,干出成绩

今年4月初,天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玲带队到南疆慰问并调研集团扶贫工作,薛松也随队前行。一行人先后到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英吉沙县芒辛乡、疏附县、第十四师224团及47团,看望了天业集团派出的30名支援南疆幼儿教育的人员,慰问了天业集团两名驻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调研了天业集团对当地的援建项目,为当地村民和支教人员送去了慰问品和集团党委的关怀。

“南疆的生活环境比北疆又差很多,有的支教人员身上被虫子咬的都是包,即便被咬处好了还留下永久的印记;两名第一书记想方设法发展村经济,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和脱贫。在南疆工作的天业员工从来不叫一声苦,人人工作干得很出色,尤其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让我特别感动。”薛松说,这些认真工作的同事们就是他学习的榜样。

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和挑战,薛松迎难而上,他被“艰苦创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团结、奉献、拼搏、创新”的天业精神和天业的老党员老领导发扬“吃三睡五干十六”的精神所感动,他变压力为动力,更加用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天业集团的底子打的很好,原单位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是我坚强的援疆后盾,利用自己所学的金融知识、资源,在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薛松说,对陌生的潜在投资客户,他主动与之电话联系,给对方介绍天业集团准备投资建设的项目、企业情况、股票代码等,一些有投资意愿的大客户则会上网查看企业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等,特别感兴趣的客户则会进一步深入与薛松交流。

薛松面向全国广泛找寻投资大客户,他主动与20个投资大客户进行了联系,目前有两家投资者有意向合作;为天业集团稳步推进多渠道融资路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二期项目正在和多家私募基金公司、银行、保险资管公司洽谈合作……

和薛松工作接触较多的天业集团股份公司财务部部长张美振说,“薛总从金融前沿城市过来,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比较新,为我们做金融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我们增长了知识,也打开了眼界。之前我们只有两种方式融资,薛总来了后,他帮天业引进了新的融资方式——基金融资。”

薛松笑着说,“感觉干的还是老本行,只是角色变了,我转变后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干出点成绩来。现在主抓的几个融资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个别项目到位了一部分资金,有的项目还有一些缺口。”

薛松还走访了多家券商及基金公司,举办了多次投资者交流活动;组织了以兼并和收购为内容的、面向天业中高层领导的培训;对天业集团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提出了系统改进意见;组织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的信息开发人员的交流,推动挂职单位引入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创新点;推动OA系统在手机移动端的升级改造。这些合理化建议都得到了挂职单位同事认可。

天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夏月星说,“通过8个多月的工作,薛松已经彻底融入到了天业,他与天业的领导、同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天业发展。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他的身上体现了兵团精神、天业精神。薛松为天业后续的融资人才起到了带头作用,也培养和带动了一批年轻人。”

申请延期,待立新功

“集团领导、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对我工作上很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安排了两居室的宿舍,让我有了家的感觉。7月份,妻子和儿子来新疆看我,妻子都说我长胖了,她放心我在天业,还让我好好干。”薛松说,有了领导的支持的支持和家人的理解,这让他工作干劲更足了。

博士团成员的援疆工作期限为一年,薛松主抓的147团新材料工业园区的融资工作到今年年底不会结束,“如果我到期就走,感觉一年来自己没有干出什么成绩,反而把工作‘尾巴’留给后来者,这不是我做事的风格。”

薛松经过慎重考虑和征得家人同意后,今年夏天他向上级领导申请援疆工作延期一年。目前,他在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答复。

除了主抓的融资项目没有结束外,促使薛松留在天业集团继续援疆的原因是,他为天业集团建设一个投融资基金平台的心愿没有实现。

工作中,薛松发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能调用的资金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一些项目无法按预定的计划开工建设。“如果我建设一个投融资基金平台,通过资本带动,好让企业上一定的规模,加快企业跨越式发展就好了。”薛松信心满满地说,“这个平台建设好后,非常便于获得投资人有效资金投入。企业融资成功之后,再将钱投入到企业建设的项目中去,可助力天业集团各产业的发展。”

薛松说,“现在,我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干工作,还想多为企业培养一些投融资人才。即便是哪一天真的离开天业集团,我建设的平台、我培养的学生还在为企业的发展效力,也算是我留给天业集团最好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