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網聯兩位總裁,聊了聊了這個120萬億行業的大事!

銀聯網站刊文(目前已不見該文章)稱:

3月22日,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會見來訪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一行。雙方就為市場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務,進一步密切協作,加快落實央行系列監管文件要求,共同推動支付市場健康規範發展、防範金融及支付領域風險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達成共識。

網聯網站昨日刊文稱:

3月22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與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攜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談交流。雙方就為市場提供公共安全、標準高效的合規清算服務,進一步密切協作,加快落實央行系列監管文件要求,共同推動市場健康規範發展、防範金融支付領域風險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形成若干共識。

銀聯和網聯都是中國央行批准成立的清算公司。

相較於成立已經超過15年的中國銀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才剛剛邁出了第一步——2017年8月,網聯註冊成立,註冊資本20億元。

與銀聯的100%國有資本不同,網聯股東中還包括了支付寶、財付通等八家支付公司的參建和入股,並肩負著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資金清算”的任務,即切斷長期以來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通過直連銀聯而承擔實際的清算功能的“直連銀行通道”。

銀聯和網聯都作為中國央行批准成立的清算公司。

易觀智庫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向界面新聞表示:“對於銀聯來講,將來要直面網聯的競爭,所以從清結算的角度來說,肯定接入第三方支付機構越多越好,沒有永遠的敵人。但對於整個支付清算行業來說,銀聯和網聯的雙接口的穩定實際代表著支付系統更加穩定,監管套利空間減少。”

多位在支付機構任職的人士則向界面新聞表示,“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雙方競爭的情況下,同時接入銀聯和網聯兩家清算組織是更優的選擇。”

2017年8月,根據央行發佈的《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銀支付〔2017〕209號)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相關網絡支付業務將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留給支付機構們選擇的時間僅剩下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