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永年弘济桥

历经朝代兴替、岁月流转,弘济桥巍然屹立。它是滏阳河的主人。

从永年城东门出城,一路向东行走约2.5公里,就来到古老的弘济桥。弘济桥横跨滏阳河上,曾是交通要塞。如今,这里已划为旅游景区,弘济桥及其周边风景被护栏围护,迎纳四方游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弘济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年11月1日立。

弘济桥导游图。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历史上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滏水脱漳,始形成滏阳河道雏形。这里曾经水美鱼肥,绿柳成荫,货轮穿梭,艄公号子不断,如今依然是邯郸唯一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

弘济桥桥面由青石垒就,两旁有石栏望柱护持。岁月在石面留下坑洼不平的印痕, 可以想见,弘济桥曾经承担着繁重的运输,沟通着往来的商旅。

桥旁风化殆尽的石雕,依然保留着巨大的历史信息,蕴藏着先人无尽的智慧。

桥旁亦立一座国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弘济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永年县人民政府立。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日期是2006年5月25日,碑上的日期早于公布日期,略显不妥。

弘济桥西南立面。东西横跨滏阳河上。明万历年间重修,俗称东桥。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与赵州桥相若。桥全部用石块砌成。主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桥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度为31.88米,矢高6.02米。

西侧敞肩栱南面。

桥面两边有望柱、栏板。中部栏板刻有“弘济桥”三个大字。下面大栱券券脸雕龙首。

东侧两敞肩栱南面。

大券雕龙、凤、天马。

石鼓。

小券,侧面刻雕龙、缠枝花卉。

石板间用铁束腰相连接。

敞肩券洞。

大券由18道单券纵向排列,券石间由铁束腰连接。

最小券,既可减轻自重,又可在大水泛滥时作为应急疏导。

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块栏板,上刻狮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图案。

桥面石板,局部铁束腰。

望柱柱头各有不同,下有柱墩。柱间栏板下留空隙。

栏板刻鹿、树,清晰可见。

栏板。

从东岸拍永年弘济桥南立面。水光粼粼之上,飞虹卧波。

东侧桥面,东北角石鼓已失轶。

从东北角看弘济桥。

东侧小栱北面。

大券铁束腰。

小券卷草纹。

东北处栏板在中央剪断,用铁束腰连接,下面加石墩。

望柱、栏板,各自不同。

栏板由榫卯接入望柱侧面。

弘济桥公园一角,有一组碑刻,介绍吾国知名古桥。此风雨桥位于广西省三江县程阳村的村溪河上。

泸定桥,位于四川泸定县城西的大渡河上。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孝陵神道。

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它最大的特色是望柱头的狮子数不清。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和弘济桥形貌高度相似。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县的安海镇,建于宋代。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内。

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

永年弘济桥始建于隋,重建于明,为单孔双敞肩石拱桥。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著名的赵州桥,在河北省及至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