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乒乓球比赛为什么总是捡同一个球?

最近几年有一场用多个乒乓球的比赛,但是在重要的比赛运动员是不会同意这么换球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乒乓球是相同的,即便质量无限接近,圆整度、硬度、体积都还有所区别。乒乓球是极为精细的球类运动,极其微小的空气,压力,湿度,重量,体积,硬度,材质的变化都会影响球的轨迹,速度,旋转,形变等。

越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对球的感知能力越强,所以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比赛进程与结果。曾经红双喜的工作人员质疑运动员要求球的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结果做了一个实验:把标记好的十个质量略有差别的球让运动员打,然后按照质量排序,结果运动员轻松地排出来了。

一般大赛,像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和世界杯,不是球破是不会轻易换球的

前两年的乒乓球比赛是不换球的,除非球出现质量问题比如打碎打裂。

这两年开始有球童捡球,可以换球,只要你觉得球不好或者离你太远不想捡,直接伸手向裁判要球就可以了。

只用一个球自己捡球的好处:

1、控比赛节奏。马琳、张继科、马龙等选手表现尤其明显。打得不好了慢点捡,让对方冷静一下,也让自己反思一下,思考战术;打的顺手了快捡快发,不给对手喘气、思考的时间。经验丰富的选手十分注重整场比赛的节奏把控,对于从捡球到下一次发球准备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固定的秒数,以便于自己能进入出最好的状态。

2、每个乒乓球的不一样,如果球碎了换一个球,上来肯定是要对攻打几下来了解球的特性的。乒乓球质量一般都挺好的,不像羽毛球的羽毛打多了会出现瑕疵影响球速和路线。乒乓球只要球不坏,仅仅是一场比赛下来,对于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相反运动员会因为一场比赛反复打同一个球而更好地把控乒乓球自身的性能,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技术实力。

只用一个球不方便的地方:

1、比赛有一部分时间要给球员捡球,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很没意思,浪费时间。

2、如果球不顺手,不能频繁更换。

3、捡球要弯腰;打飞的球,要跨挡板出去捡回来,也是蛮辛苦的。

最后回答一下题主问:球不是一样的吗?

答案是不一样的,而且就像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乒乓球都不一样。

运动员比赛前,一定会将球更换成比赛用球进行训练,到了赛场后还要从主办方给的球中挑选出自己比赛用的一堆球,上场后的两分钟与对手练习时间也是为了熟悉比赛用的这颗球和比赛用的球台的性能。

一般运动员正反手打几板、拉几板、挡几板下来,球的性能就能通过球接触球拍的瞬间手感了解得差不多了。这个球是软是硬,是轻是沉、速度怎样、旋转怎样、弧线如何基本就明白了。

一方面确实如前面的回答所说,球本身的细微差别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手感。

另一方面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多个球的话,比赛的节奏容易过快,对于乒乓球这样相对需要思考技战术和随着局势即时调整战略的运动,有时候打完一个球,然后慢慢晃两步捡个球,可能更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