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坛明代老酒出土,酒香四溢,但是专家称不能喝


在明朝的南京有一座寺庙叫承恩寺,考古学家曾在这里挖掘出十个酒坛子,开盖瞬间酒香四溢,整个古墓都充斥着酒香,里面还存有明代的酒,但是经过专家的检测说酒虽然闻起来很香,但是并不能饮用。


南京晨报曾经对这次考察做过追踪报道,其中有一篇就是专门接受介绍这十坛老酒的,根据报道,这十坛老酒是在一座灰坑中发现的,出土的时候,这十个酒坛高有四十厘米,最初考古学家认为只是空坛子,但是当酒坛被打开的时候,就像瞬间爆出,这就引来很多考古队员的注意,这时有一位农民工开玩笑说要尝一口。
那么经历了五百年,承恩寺的酒是哪来的,这酒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承恩寺是由明朝的一位太监卖掉自己的住宅捐助修建的,利玛窦还曾到过这里,坐落在今天的南京三山街。2006年考古学家出土了一些皇家用具,而且在寺庙的周边还有两条路,路边都是房屋的地基,专家猜想这里有可能是一条商业街,而这酒有可能是街上的某家酒店留下的。

于是媒体专门采访了,洋河公司的制酒专家,专家说明代的酿酒技术很成熟,采用红曲进行酿制,不但就有稳定性,防腐和抗氧化能力都很强,所以酒香能才能保持五百年不变。
专家也说虽然酒依然芳香。但是在地下已经埋了五百年,而且盛酒的坛子已经变形渗水,再加上有泥土渗入,已经不适合饮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