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郵票上的秋收,時代的豐收剪影!

2018年9月23日(秋分),中國郵政專門增加發行《中國農民豐收節》紀念郵票一套1枚。郵票表現了農民在金秋時節慶祝豐收的場景。畫面中一對年輕的夫婦在舞動鼓槌歡快地舞蹈,在他們背後,金黃的莊稼溢滿糧倉,空中飛來的喜鵲更是增添了豐收的喜慶氛圍,畫面遠處表現了南方的梯田,前景與背景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全國上下“慶五穀豐登、享豐收喜悅”的美好畫面。

接下來,我們翻開郵票發行史,一睹60年每個時代農業豐收場景。

1957年,原郵電部發行的《農業合作化》特種郵票一套4枚。四個農業場景中的第四個就表現的是秋收大豐收的場景。

1959年中國郵政發行了《紀60一九五八年農業豐收》,畫面以國旗為大背景,豐收的四種農作物分別是麥,稻,棉花,大豆、花生、油菜。最有意思的是最後一枚,圖案上展示了三種主要的油料作物。

1964年中國郵政發行了特64《中國人民公社女社員》,其中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分別表現了糧食豐收、棉花豐收和果子豐收,濃濃的60年代宣傳風格。

1964年發行的特66《知識青年在農村》第一枚表現內容為“收割”,第二枚是澆水施肥。機械化程度較差的60年代,人力勞動的場景顯得尤為火爆。

1974年發行的T5《大寨紅旗》,第四枚為“大豐收”,綠色的卡車拖著滿滿的作物,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美好。

1975年發行的T13《農業機械化》,5枚郵票一片農業繁榮景象。

1979年發行的T39《人民公社五業興旺》第一枚就是機械收割的場景。後邊依次是栽種、養殖、手工編織、漁業豐收。

1987年中國郵政發行T118《今日農村》特種郵票一套4枚。分別是:“江南小鎮”“新菜上市” “喂牛” “看電影” 。這4枚郵票是上海市金山縣3位農民女畫家的作品。

2013年中國郵政發行的《雜交水稻》特種郵票1套2枚。分別表現了“制種”和“豐收”兩個主題。第一枚以袁隆平院士在田間耕作為背景、雜交水稻制種原理為主圖,反映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的艱辛;第二枚則以世界地圖為背景、豐收的稻穗和米飯為主圖,反映雜交水稻惠及世界人民,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巨大貢獻。

2017年發行的《科技創新》紀念郵票一套5枚,第四枚為“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畫面表現了豐收的場景,體現了中低產田和鹽鹼荒地的改造對農業增產、增收的顯著效果,此外畫面中的無人機、田間檢測儀等新技術也體現了基於現代農業技術背景下的傳統農業技術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