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熱播,同樣在北京拍的這支廣告片也火了!

最近,社交圈被《北京女子圖鑑》這部網劇刷屏。

狂人之所以也被這部劇圈粉,是因為在這部劇裡看到了當年北漂的自己為生活奮鬥的影子。

它不是一部普通的都市“懸浮劇”或“偶像劇”,主人公的人設沒有一路受挫,也沒有一路開掛。劇情沒有無病呻吟,也沒有為了戲劇效果刻意放大矛盾。就是這種真實感和時代感,這部劇的口碑一路飆升。

每年有近千萬的年輕人來到北京,當地人習慣性的將他們稱之為“北漂”。我們大多數人都和主人公一樣,沒有過分的慾望,沒有想過天上掉機會不勞而獲,只是想憑藉自己的付出,在大城市展現真我風采實現價值。

今天,這種熟悉的真實感和奮鬥的熱血,被同樣在北京拍攝的一支廣告片給填滿了。

這是周黑鴨最新出的一支廣告片,講述當下在外漂泊的年輕人,為生活打拼的那段刻骨銘心的時光。

自己通宵加班熬出來的方案

卻被客戶當成飛機稿狠狠扔掉

身為新人的職場小白,

被身邊的同事隨意使喚,

偶爾還要變成買咖啡的跑腿。

已經加班到深夜準備回家時,

又被領導一通電話留下來加班。

還要瞞著家裡人說已經在家準備睡覺了。

其實視頻中出現的他和她,

也是成千上萬個在外奮鬥的我們的縮影。

日夜加班的疲憊,

離鄉獨居的孤獨,

不被認同的失落,

無人傾訴的苦悶,

給家人報喜不報憂的堅強……

這些正是每一個你我都在經歷著的生活。

難道生活真的就被這些苦填滿了嗎?

不,不是的,

廣告片開始出現了溫暖的反轉。

在包裡看到女朋友準備的愛心零食和小情話

所有工作的不順心都被吹散

回到家,看到媽媽沒拆穿我加班的謊言

還給自己鋪好了的床單

桌上也整齊地擺放著自己愛吃的周黑鴨

一天的疲憊也被這濃濃的愛意給拂去了

廣告片中展現的這些生活點滴,

映射出所有年輕人的生活百態,

從中看到主人公的樂觀、孤獨、委屈,

也彷彿看見了那個永不服輸的自己。

這個片子的落腳點其實是很普通的—年輕人成長的經歷,但是導演通過拍攝手法以及腳本的打磨,讓這樣看似“俗氣老套”的話題變得不那麼“俗氣”,廣告片沒有打雞血式的教唆,也沒有大結局的反轉,開放式的結局會現實一點,就是希望給到觀看者一種真實的感受,並不是想告訴大家“一切都會變好的”。而就是廣告片傳遞給消費者真真切切的這種感受,廣告片靠口碑刷屏了。

廣告片很巧妙的將周黑鴨的品牌植入在人物成長的過程中或轉折點上,伴隨他們經歷挫折困苦迎接挑戰,在他們孤獨無助時充當情感寄託給予慰藉,這些都能觸碰到年輕人的內心,引起共鳴,從而將周黑鴨在消費者心中打造出一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除了走心的內容,其實這支廣告片的歌詞和配樂也十分值得揣摩。

從不知踏實為何物

也許是我心事太重

你最珍視的作品

不過是別人丟棄的廢品

或許是我太過自負

我只有堅持別無他路

看我逝去的青春

卻沒有時間哭

看我留戀的人生

卻仍不知歸途

看我那近在咫尺的夢

卻為何又在遠處

看我前方籠罩的迷霧

卻從未停止腳步

致生活不易,卻從未停止腳步的你

給苦日子添一點甜和辣

據說這首歌是創作人看到片子後有感而發的作品,配樂和詞曲均是原創。伴奏是民謠風,簡單、純粹,讓人聽著很溫暖。歌詞娓娓道來一點生活感悟,有種看淡世俗而不世俗的暢快,沒有傳播毒雞湯,就是這麼平易近人的鼓勵句,看著就像是被安慰了一樣,很激勵人心。

無論從文案還是廣告片本身的故事內容,此次傳播刷屏與周黑鴨拿捏精準的感性營銷密不可分。

產品可以給到消費者生理上的感受,比如填飽肚子,卻並不容易給到精神上的滿足。所以周黑鴨通過親情和愛情兩條線帶上產品,去傳遞給目標人群,將品牌附加了濃濃的感情因素,深入人心。

營銷界有句名言,賣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賣故事的時代。年輕人不再買物,而是購買的物品攜帶的情感故事。就像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休閒;法拉利賣的不是跑車,賣的是一種近似瘋狂的駕駛快感和高貴;可口可樂賣的不是飲料,是愛國情懷。

周黑鴨此次的情感訴求深諳年輕消費者的痛點,給難熬的日子添一點甜和辣。這使得周黑鴨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如果覺得生活快沒完沒了難熬時,來份周黑鴨吧,就當做那是變快樂的一種儀式感。如果不行,那就來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