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愛上西馬,愛上你!每位跑者的熱愛都值得被珍藏!

這兩天朋友圈是不是都被西馬領物刷爆啦?

隨著參賽包的發放

大明宮御道廣場上,掀起“藍色浪潮”

跑友中

有剛上初一的孩子

有年過5旬的大姐

有年輕的大學生

也有為了給兒子樹立榜樣

而愛上馬拉松的年輕母親

……

在奔跑的道路上

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不盡相同

卻又一樣感人至深

54歲的跑者

西馬的精彩配得上長安榮耀

54歲的楊筱波2013年開始跑步,每天堅持10多公里,寒暑不斷,從此割捨不去。近四年裡,楊筱波跑過西安的大街小巷,參加過大小不下20場馬拉松賽事。

2016年夏天,楊筱波在上班路上不慎腳踩空左膝蓋跪地,導致髕骨粉碎性骨折。這一年中,她心情絕望到生無可戀。

受傷期間,母親照顧她近五個月,老公每天上班的同時,還要接送她去醫院康復,晚上再繼續幫她按摩。“老公鼓勵我說,我一定還會再跑起來的,從此以後,所有的跑步都是我和他一起。我想我們會一直一起跑下去。”

如今,楊筱波早已恢復跑步,並參加了去年的西馬。她引用王小波的話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她來說,這詩意的世界就是長安城。

“熱愛跑馬的我,正好有幸生活、跑步在這個詩意的長安城裡,全世界三萬名跑者將在西安的城牆下奔跑,西馬的精彩配得上這座城市的榮耀。”

“對於2018西馬,我和我的城市已做好了準備,我不求成績,只要順利完賽。”楊筱波說,希望自己能一直跑下去,如果可以,向天再借50年,只爭朝夕。

43歲的媽媽跑者

在西馬遇見最好的自己

“世界再大,大不過我38碼的腳步”,這是路路的微信個人簽名。作為一名媽媽,她與馬拉松的緣分源於給兒子的一個承諾。

2016年冬天,因為學習方面的問題,路路和兒子發生了一次激烈的衝突。路路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兒子的瞭解不夠,要求太高?

為了給兒子樹立一個榜樣,路路開始跑步,並將目標定為參加馬拉松比賽。她用18周的堅持和汗水兌現了與兒子的承諾:2017年楊凌國際馬拉松比賽,她以1小時57分鐘的成績完成了自己人生首場半馬,獲得女子組58名。“這源於我自己的堅持,也是兒子給我的力量。”

路路介紹,今年西馬老公和孩子將參加迷你跑,她本人將挑戰全程馬拉松。國慶假期她專門抽時間體驗了一次今年的西馬賽道,並寫成詳細攻略分享給跑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西馬的熱愛。

“西馬是自己城市的馬拉松,特別好,無差評,無論是賽道體驗還是賽事服務,去年西馬官方還用了我的照片呢。”

兩次未中籤的跑者

對西馬熱情不減

西馬兩歲了,但是這兩次於德海都沒有中籤。然而,10月17日下午,他還是來到西馬領物現場,感受濃濃的賽事氛圍。

于德海2013年開始跑步,起初在健身房跑,半個小時就已經很累了,之後開始上路,並加入跑團,還參加了很多城市的半程馬拉松,對跑步的熱愛一直堅持至今。

“遺憾的是,去年和今年的西安馬拉松都沒有中籤,對於家門口的賽事來說,每一個跑步的人,都想在屬於自己家鄉的賽道上跑一場馬拉松,跑過自己熟悉的地方,經過西安有名的景點,感受自己出生的這座城市的驕傲和自豪。”

于德海說,雖然連著兩年都沒有中籤,但對西馬的熱情不減,比賽當天還會到現場為世界各地來的跑友加油助威,為好朋友吶喊,為他們送補給。

“去年為了彌補遺憾,我報名參加了志願者,有幸為跑者服務,希望來年上天能夠眷顧,讓我中一次籤。”

學生跑者

跑過長安愛上西馬

小梁是西鹹新區的一名初一學生,上小學時,在父親的帶領下參加過跑步家、城牆馬拉松等賽事。“去年沒有參加,孩子一直唸叨,說想在城牆下、在鐘樓下跑步,今年給報名了迷你跑,她喜歡跑步,我就帶著她。”

小梁的父親說:“跑步能讓女兒快樂,她體質本來很好,平時跑完都說,跑步讓她感覺很爽,我雖然跑不快,但我願意陪著女兒。”

周佳強是西安一所高校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學生,雖然只有20歲,但西安及周邊的馬拉松比賽基本上都參加過了。

“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喜歡一件事,就會對這件事執著起來,當你去做,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周佳強說,他享受那種在賽道上的感覺,無憂無慮,風在耳旁呼呼吹過。

“2018跑過長安,愛上西馬,這一刻我已經期待很久了,西馬,我準備好了!”周佳強說。

西馬感謝無數跑者的熱愛

西馬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