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認識到這幾點,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滿心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收穫桃豐梨滿。可孩子往往是家長的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學生,而這些毫無實戰經驗的老師們,卻顯得很是笨拙。不知道怎麼讓自己的孩子,學起東西來好又快;不知道怎樣對待孩子,才是最聰明的做法;不知道怎麼教孩子認識生活,他們才能充滿創造力。其實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很優秀。

父母何時何地都能扮演一位老師

一. 觀察中發現創造天賦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但是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材質,在相處的日子裡,只有用心觀察,你才會發現他們的過人之處。

像這個故事,音樂天才莫扎特三歲開始彈鋼琴,四歲創作協奏曲,五歲拉小提琴,七歲時創作的兩首鋼琴奏鳴曲已在薩爾茨堡出版。 這位音樂天才在音樂界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成就,這其中離不開他的父親奧波德的留心發現。

有一天下午,四蘿的莫扎特坐正在地板上,專心致志地用鵝毛筆在五線譜上塗寫,這時,父親走進門來。他驚奇地看著兒子問:“孩子,你在幹什麼?”莫扎特告訴爸爸:“在作曲。”當利奧波德看到那份看上去有點像胡亂塗畫的五線譜時,神情瞬時從嚴肅轉變為吃驚。最後,他熱淚盈眶地自言自語:“天哪!這孩子不僅會作曲,而且寫得那麼精妙,那麼地道!”

發現兒子的這一舉動後,利奧波德辭掉薩爾茨堡宮廷的一切音樂職務,帶著小莫扎特搬遷到了“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因為他知道,在偏僻閉塞的薩爾茨堡小城市裡,音樂是不可能搞出名堂的。要想進一步發掘孩子的音樂天賦,就必須自己主動做出改變,引孩子去深造。

後來,在音樂大師海頓的開蒙調教下,莫扎特的音樂天賦瞬間變得心開目明、穎悟絕倫。從此就音樂創作來說,無論是哪種曲類、題材和風格,莫扎特都得心應手、駕熟就輕。

當時,莫扎特還用八個星期的時間,創作出了三部傳世的交響曲:《降E大調交響曲》、《G小調交響曲》、《米疵特交響曲》。

就像天才莫扎特一樣,每一個突發奇想以及對外界的無限好奇與渴望,都可能包含孩子的偉大天賦。

家長從生活中去發現孩子的創造力

二.適當地讓孩子作出選擇

從某中程度上來說,非凡的創造力是每個孩子都具有的天賦,只不過會表現在很多方面,如繪畫、音樂、設計等,而且有時候不是很明顯。

比如這個故事,縛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他在家中會定時舉一些文化沙龍,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談文學藝本,論人生管理。同時,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許多值得人們借鑑之處。

起初,傅雷認為自己的兩個孩子年紀小、不懂事,所以聚會的時候,從不讓他們在場,更不允許他們出來插嘴。可是小孩子天生好奇,大人越是不讓聽,他們就越是想聽。

直到有一次,畫家劉海到博家做客,他們在書房內鑑賞藏畫時,開始了慷慨激昂的談論。說話間,傅雷忽然要去外間取東西。他走出房門後,竟發現自己的兩個孩子,傅聰和傅敏正偷聽得入神,孩子的好奇心讓他意識到,允許孩子參與大人談話和討論,尊重、接納他們的主動選擇,也許對孩子才更有好處。這樣可以讓他們早涉人生,促使他們早慧。

於是,等孩子們稍稍長大一些,傅雷就允許他們旁聽並參與大人的談話了。這樣的“旁聽“也著實給孩於們的人生帶來了積極影響。

傅雷的兒子傅聰19歲時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國際藝術比賽,獲鋼琴三等獎:21歲時,又參加第五屆邦國際鋼琴比賽,獲三等獎。傅聰成名後,當被問及他的藝術成長之路時,他總是把父親稱做他學音樂的第一位老師。其實,傅雷對兒子學習音樂的引導在於讓他在兒提時代,與大人的對話中,學到了許許多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並開拓了思維。

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孩子們的選擇,還遠遠不夠,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仍然任重道遠。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已有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來尊重、幫助孩子們堅持自己的選擇。

大人可以適當給孩子選擇權

三.要清楚創造力與興趣不能畫等號

大人們通常認為,找到孩子的天賦,就能發現他們的創造力,而他們的天賦就藏在他們的興趣愛好裡。所以將一味順從孩子對於興趣愛好的選擇,視為發掘他們創造力的途徑。

比如這個故事,話說有一隻小公雞從小跟著媽媽在田裡捉蟲子,它覺得自己的工作趣味無窮,還可以填飽膽子。於是,小公雞立志要一直在田裡捉蟲子。

後來小公雞如願以償,可它慢慢發現,無論自己多麼努力,在大部隊中,它都不是最好的。它永遠趕不上青蛙,甚至也比不上蜻蜓這些小昆蟲。

最後,小公雞失業了。小公雞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不是錯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它感覺自己的人生將毫無創造力,但為了生活,它不得不另謀出路。

從此小公雞開始了哪裡有招工,就到哪裡去的生活。它像馬一樣拉過車像牛一樣耕過田,像狗一樣看過門。可是無論它怎麼努力,最終都慘遭失敗,落魄不已。

有時候,它的嗓子癢癢的,想仰頭啼鳴,可是它不敢放肆,因為那不是它的工作。最後,小公雞變成了老公雞,直到臨死前,它都不知道自己最初選擇的興趣愛好錯在哪兒,為什麼會連遭打擊,更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報曉。

的確,有時候尊重孩子的意願,適當地讓孩子自主選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但是要想做到真正支持、尊重孩子們的選擇,我們首先應該懂得辨別,他們的選擇是否“適當”。天賦藏在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中,但興趣愛好還不能等同於天賦。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選擇要做到寬鬆但不放任,引導但不盲從,進一步讓他們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創造天賦。

興趣不能同等創造力

其實,這些奧秘就在大人跟孩子的朝夕相處中。尤其是想要成為家長中的好老師,讓精靈一般的孩子,發揮出他們無盡的創造力,大人就需要通過在生活中用心學習、發現,練就這種能力,讓孩子相信並勇於、樂於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