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回报家乡!这位涟水籍董事长为家乡捐资近百万

涟水人羊子林

羊子林,男,1944年生,涟水县南集镇皂角村人,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1997年11月获得香港城市大学授予的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五、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国政协委员。

8月末的和煦阳光,洒满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从树林里透出的习习凉风,颇有“夏末秋来”的感觉。当我和一位朋友在南集镇皂角村拜访羊子林老先生的故居时,走在他为村里捐资铺设的水泥路上,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

故乡记着您……

接待我们的是皂角村村支书,他骑着车,领着我们将羊老捐资为村里铺设的道路走了个遍,感受着羊老为村里带来的福利。从村支书的口中我们了解到,2005年,羊子林在与堂弟羊子年的交流中得知,皂角村没有好路,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特别是梅雨季节,道路更是泥泞不堪,无法行走。羊子林拿出自己的积蓄,给皂角村捐款27万5千元,皂角村用这27万5千元钱,在村里铺设了合计5公里的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了,脸上笑开了花,羊子林在听到堂弟的描述后也是高兴不已。

跟随村支书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羊子林当年为村里捐款建造的水厂。虽然已经很荒芜,但它见证了羊老为村里作出的贡献。1988年,羊子林通过堂弟羊子年了解到皂角村的村民还在饮用汪塘里被汚染了的脏水,不少人患了胃癌。听说以后,羊子林寝食不安,无法入眠,想起那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心中一时间酸涩不已,于是,他拿出积蓄,给皂角村捐款16万元建造了自来水厂。

严谨、坚毅伴一生

在村里,我们见到了羊子林的堂弟羊子年,年过古稀的羊子年听说我们要采访自己堂兄,兴奋地为我们介绍起来。

从羊子年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少时的羊子林吃过苦、挨过饿、受过穷。但是羊子林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坚毅、能吃苦耐劳、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不管遇到多大的苦难与困难,他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对知识的渴望,让他坚定不移,一步步往前走,终于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朝着自己的理想大踏步前进。

后来,我们又与羊老通了电话,进一步了解到他年轻时的一些经历。羊子林在年轻时的整个求学期间,始终没有一刻懈怠过自己的学业,他对于知识是如此的渴望,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羊子林不知疲倦的从书本的‘绿洲’中拼命汲取养分,扎实的知识积累也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羊子林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始终秉持自己严格、严谨的精神。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他在面对工作时,总是认真细致,踏实严谨的。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也成为他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乡愁,用爱回应……

事业上稳步前进的羊老,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南集镇皂角村,他时刻都在考虑如何去回报故乡给予他的恩情。家乡,始终是羊子林无法割舍的,她早已融进了羊子林的血脉之中,承载着他孩童时期所有的欢乐,铭记着他青少年时期所有努力的岁月,牵挂着他工作时期所有的乡愁。

2000年,羊子林无意间知道,皂角村因为贫穷,很多孩子没有去上学,学业被耽误,他不由得想起自己求学时,曾经因为贫困所受的苦难。羊子林坚持“再穷不能穷孩子,孩子就是希望”的原则,于是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的积蓄30万元给皂角村建了一座小学——羊庄小学。当小学建成时,知道孩子们有学上了,学业不会再被耽误,羊子林终于安下了心。

羊子林奉献出自己的心血和积蓄,倾力回报着生他、养他的家乡,皂角村的村民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爱乡睦邻、乐善好施、不忘乡亲的忠厚长者。2006年,皂角村为了感谢羊子林这些年来对家乡的支持与贡献,特地在村里给他兴建了一个功德碑,以此来感谢他这么多年来对家乡作出的巨大贡献。

皂角村养育了羊子林,羊子林回报着皂角村,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感情,演绎了一段暖人身心、感人至深的佳话,必将为家乡的人们久久传颂。

涟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茆佳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