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會「吃人」的!機械設備要「四必有、四不修、四停用」!

擠壓、碰撞、衝擊

剪切、捲入、絞繞

甩出、切割、切斷

......

沒錯,你腦海中能聯想到的這些傷害

機械傷害事故中都曾出現過

而經歷過這些的受害者,大多不死也殘

(溫馨提示:膽小慎入)

好可怕的機械傷害事故,那有什麼辦法能讓類似悲劇不再發生嗎?

其實追根溯源

事故的發生,往往都有這些原因

企業和工人對機械設備風險危害認識不足,安全防護措施不夠完善,未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或是安全操作規程和預防措施過於專業、籠統,企業、工人難懂難學。

【機械傷害預防鐵律】

包括“四必有、四不修、四停用”共十二條

企業可將此貼在車間牆壁上

時刻提醒工人嚴格遵守

機械傷害預防鐵律“十二條”

“四必有”

有軸必有套、有輪必有罩

有臺必有欄、有洞必有蓋

“四不修”

帶電不修、帶壓不修

高溫過冷不修、無專用工具不修

“四停用”

無聯鎖防護停用、無接地漏電保護停用

無崗前培訓停用、無安全操作規程停用

四必有

有軸必有套:有轉動的滾軸要有防護套,防止員工頭髮、衣領、袖口等被捲入造成傷害,如車間流水線線頭的滾軸、車床的傳動軸等。

有輪必有罩:有皮帶輪、齒輪、鏈條的傳動危險部位,必須要有固定式的防護罩,如鑽床的皮帶輪、自行車的鏈條部位等。

有臺必有欄:有臺沿、臨邊的設備及輔助工具沿邊上必須要有護欄。設備平臺高度超過1.2(含)米,要設置防護欄;高度在2米以下護欄不低於0.9米,高度在2米及以上護欄不低於1.05米,如大型的注塑機加料平臺等。

有洞必有蓋:設備上有孔、洞的位置必須有蓋子,如啤機側面的孔洞。

四不修

帶電不修:在帶電設備檢修,或需要進入設備內部維護清理時,必須先切斷電源,並懸掛”正在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防止運動部位啟動或引發觸電事故。

帶壓不修:在設備檢修時,除了斷電外,有壓力做為驅動或拆除帶壓力容器時,必須先洩壓後才能操作。

高溫過冷不修:設備上有高溫或過冷區域時,必須先恢復常溫後方可維修,防止燙傷或凍傷。

無專用工具不修:在檢修拆裝時,必須使用設備配套原裝的專用工具,防止損壞設備或工具受力飛出造成傷害。如拆除注塑機射嘴時,須使用自帶工具,嚴禁在工具上加裝套筒或藉助行車拆除。

四停用

無聯鎖防護停用:在危險性較大的設備上,未安裝兩種及以上的安全保護裝置的設備必須停用!這些裝置保障我們的肢體部位不會接觸設備的危險部位,所以安裝必須規範,嚴禁私自拆除、屏蔽!

無接地漏電保護停用:外殼未接地或未安裝符合要求漏電保護開關的,用電設備要停止使用!如生產使用的用電設備塗層烘乾箱外殼要接地,並安裝漏電保護開關。

無崗前培訓停用:操作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如衝床、注塑機、壓鑄機等)的員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上崗前未進行安全培訓或考核合格的,要停止使用。

無安全操作規程停用:設備如果沒有上崗前、作業過程中及作業後的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停止使用。注意:作業前應佩戴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檢查安全裝置有效性,作業過程中發生故障必須停機斷電請專業人員檢修等,安全操作規程不是作業流程,表述要通俗易懂。

口號要入心入腦

觀念要日講月講

企業要讓“十二條”鐵律在車間上牆

讓勞動者時刻能看到、想到、做到

同時也請廣大勞動者一起來守護生命安全

如發現有人違反“十二條”鐵律

請拒絕作業

並及時向企業或安監部門反映

資料來源:龍華安監技術治理、龍華安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