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過美國空降兵和蘇軍裝甲兵,一個「德國人」的二戰故事

約瑟夫.拜爾勒,這是一個標準的德國名字,他的父母是標準的德國移民,拜爾勒1923年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珍珠港事件後他加入美軍第101空降師第506空降團,和《兄弟連》裡的溫斯特少校是一個團的戰友,拜爾勒早在諾曼底登陸前就兩次潛入法國執行任務,這也許是因為他標準的德國長相。

拜爾勒和父母

1944年6月6日凌晨,506團作為先鋒空降法國諾曼底,拜爾勒記得天空中交叉著德國防空炮火的發光彈鏈,一架被擊毀飛機的殘骸從他眼前墜落,飛行員緊急命令跳傘,拜爾勒第一個躍出機艙,也許是太過倉促降落傘直到120米高度才打開,他被掛在教堂的尖頂上,站在教堂廣場上的一名德軍用步槍向他連連開火,情急之下拜爾勒用德語大喊別開槍,那名德軍聽到後走開了,這段事蹟如今被刻在法國聖卡門教堂的牆壁上。

美軍101空降師

落地後拜爾勒發現腳部受了輕傷,他一瘸一拐的尋找部隊,途中經過一座德軍電站炸燬了它,當他還想找點別的東西炸時,趕來的德軍俘虜了他,接下來的七個月,拜爾勒被輾轉五座戰俘營關押,他逃跑過一次被抓了回來,第二次逃跑前他和戰友進行了精心策劃,他們的計劃是向東尋找進攻中的蘇聯紅軍,1944年11月一個晚上,他們成功鑽進了一節德軍貨運車廂,第二天火車到達終點站時發現站牌赫然寫著“柏林”,由於身份可疑,他們被一名德國鐵路工人交給了當地的蓋世太保,起初蓋世太保以為他是德國逃兵,知道他的身份後罵他“叛徒,美國的間諜”,一頓毆打後準備押赴刑場槍斃。

戰俘營的拜爾勒

拜爾勒看到一輛路過的德國國防軍大眾桶車,上面坐著兩名高級軍官,他連忙用德語呼救,軍官下車問明事由後警告蓋世太保他正在越權,戰俘必須交由軍隊處理,蓋世太保只能負責平民事務,拜爾勒於是又被關進了國防軍戰俘營,緊接著他開始策劃第三次越獄,1945年元月他又成功的逃了出去。拜爾勒遇到了一支蘇聯機械化部隊,他知道自己的模樣有可能被殺,離得很遠就用掌握的幾個俄語單詞高喊:“同志!美國人!”,經過審問蘇聯人相信了他的身份,但拒絕他加入蘇軍,最終拜爾勒說服了蘇軍中唯一的女性坦克營長加入到她的部隊。

蘇軍唯一的女坦克營長亞力山娜

1945年2月拜爾勒在空襲中負傷,在醫院修養期間他遇到了來參觀的蘇聯元帥朱可夫,拜爾勒回憶朱可夫走進病房時,呻吟的傷員都不出聲了。朱可夫對這名美國蘇聯兵很感興趣,特意給他開具了證明,以免他回到美國時有麻煩,

拜爾勒在德軍戰俘營的文件

傷愈後拜爾勒被交給了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工作人員查閱檔案拜爾勒已經在霸王行動中陣亡,他的家鄉已經為他舉行了葬禮,經過核實他被重新恢復了美國軍籍,戰後貝爾勒回到了故鄉密西根州,他專門找到主持過他“葬禮”的牧師主持了他的婚禮,2004年12月12日,貝爾勒回到他軍旅生涯的起點佐治亞州的空降兵訓練營參觀,當天晚上睡著後就再沒有醒來,享年81歲,有人說拜爾勒運氣好,有人說他代表了殘酷戰爭中人性的一絲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