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記上下(五):以色列王國的三個階段(陪你讀聖經)

統一王國

總括來說,以色列王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統一王國,這個階段有三個王統治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統一王國的這三個王,第一個是掃羅,他是個壞王;第二個是大衛,他是個好王;第三個是所羅門,他有好有壞。但是上帝讓掃羅、大衛,還有所羅門這三個人,分別作王40年,這有重要的含意,因為上帝總是用40這個數字來測試人,在曠野40天,在曠野40年,上帝用40這個數字來......怎麼形容呢?這是上帝的試用期,期滿再決定接不接受。在上帝眼中,40年是試用期,當十二支派團結在一起的時候,上帝給這三個王完整的試用期,這是在測試他們作王的能力。很可惜,他們全都不及格。每一個剛開始都做得很好,最後都做得很不好,然而上帝卻說當中的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這三個王沒有一個是有始有終做好這40年的,所以統一王國最後失敗了。《撒母耳記上》涵蓋掃羅40年的統治,《撒母耳記下》涵蓋大衛40年的統治,《列王紀上》一到十章涵蓋所羅門王40年的統治。

分裂王國

所羅門一死,南北就分裂,展開內戰,雙方關係非常的緊繃,因為南方是位在首都的附近,富足繁榮,而北方似乎一直十分窮困,所以北方對這種現象非常不滿,抱怨耶路撒冷的政權只關心南方。這種現象我們都很瞭解。一般來說,首都的所在地,它的附近地區都會比較繁榮,所以所羅門一死,就沒有人能夠讓十二支派繼續團結,兩個支派留在南方,保住首都和大衛的後代。

耶路撒冷

北方的十個支派,既沒有首都,也沒有王的後代,所以他們沒有敬拜的地方,也沒有大衛的後代,那他們怎麼辦呢?他們就自行設立兩個敬拜中心——分別在伯特利和但。他們為了吸引百姓來敬拜,竟然在這兩個點各設立了一座巨大的牛犢雕像,然後他們自行立一個叫耶羅波安的人為王。我這裡有耶羅波安的印信,各位看。

上面有一隻獅子,這一直是以色列的象徵,在上面也刻有耶羅波安的名字。這是一個複製品,不是原件,原件當初在米吉多出土,而這個就是他們選出的王,耶羅波安的印信。耶羅波安並不是大衛的後代,從此之後,北方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王朝,不斷上演刺殺還有政變的戲碼,這實在可悲。所以他們有敬拜中心,在那裡膜拜牛犢;他們有君王,但是通常刺殺了在位君王以後,自立為王。北方的故事真的很悲哀!

而且南北分裂後的80年間,南北之間戰爭連連,有一次北方十個支派竟然和敘利亞,還有大馬色協議,要滅絕南方僅有的二個支派,當時是以賽亞做先知,以賽亞書中有這段記載,這場戰爭打了80年。接著有一段時間相安無事,80年的時間相安無事,請注意!80是40的兩倍。北方和南方有一段時間相安無事,但上帝在這段太平歲月,差來了兩個先知,他們在《列王紀》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列王紀上》十七章到《列王紀下》二章記載以利亞,之後是記載以利沙,你可以看見這兩個先知在北方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段期間,南北之間相安無事,可惜在以利亞和以利沙之後,南北又開始作戰,他們互相攻擊,費盡心機互相傷害。

以利亞

不久之後,亞述人就來把稱為以色列國的這十個支派擄到亞述,時間是公元前721年,這十個支派就消失了。其實他們沒有全部消失,上帝知道他們在那裡,他們分散了,但是啟示錄應許說:上帝必將十二支派從他們所在之地帶回來。所以上帝知道他們在那裡,祂都有紀錄。

現在只剩下一個南國,這個王國很小,只有猶大和便雅憫支派,擁有耶路撒冷周圍的一小塊地。但他們仍然保有首都,仍然保有大衛的後代,他們的王仍然是大衛的後代。但是當他們看見十個支派的同胞被擄走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說,我們要謹慎言行,否則的話,上帝也會讓我們被擄走?各位,如果你家有十個親人,被人抓走,上帝告訴你:再不謹慎言行,你們剩下的兩個也會不保。這個時候你會不會留意自己的言行?不會嗎?可悲的是,他們也不會。各位,上帝總是先提出警告再懲罰,這是上帝仁慈的地方。祂透過先知阿摩司說:我不會突然降禍給人,我一定會先差先知來,告訴大家我要做什麼。所以上帝才會差以利亞和以利沙到北方,後來又差派阿摩司和何西阿,但何西阿是最後一個,之後北方就沒有先知了。接下來上帝差了一個又一個的先知到僅存的兩個支派,祂差了以賽亞,祂差了彌迦,祂又差了那鴻,祂差了很多先知,可是他們都不聽。可悲的是,到了公元前587年,大約是北方被擄之後140年,這次換猶大國被擄到巴比倫,《列王紀》的故事就此結束。

以上是《列王紀》的概論,要記住,《列王紀》先是講到所羅門的統一王國時期,再來是分裂王國時期。那一段歷史真是混亂,一下子講南方,一下子講北方,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猶大王這樣做,以色列王那樣做,作者很努力兼顧兩邊,但是很容易讓讀者混淆;真希望是一口氣講完北方,再一口氣講完南方,但是作者這樣做,是因為南北雙方,有的時候作戰,有的時候相安無事,所以必須同時講到雙方。

單一王國

等到只剩下南方兩個支派組成的猶大國,故事就比較單純了。“猶太人”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是這個時候才出現的。之前都是講希伯來人或以色列人,現在第一次出現了“猶太人”這個詞。當耶穌出現以後,這個詞在福音書中變得很普遍。我突然和各位講到這個,是因為基督徒多年來誤解了約翰福音,書中一直說猶太人殺了耶穌,基督教教會以為這是指所有的猶太人,所以在過去的二十個世紀以來,嚴重仇視猶太人,指控猶太人殺了耶穌;但是約翰福音說,猶太人殺了耶穌,並不是指所有的以色列人,而是單指猶大的人,也就是南方的耶路撒冷人,並沒有包括北方的加利利人。加利利人跟隨耶穌,愛耶穌,耶穌只有來到南方的猶大地和耶路撒冷,才被猶太人仇視,瞭解嗎?當你讀到約翰福音中的猶太人,不要以為是指所有的以色列人,那是指南方的猶太人,不是北方的猶太人。如果我們早明白這一點的話,就可以避免多年來的誤會。猶太人是指猶大來的人,因為被擄歸回的是這兩個支派,只有猶太人回來。所以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希望這幫助你明白一些事。

下期講解列王記的作者、寫作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