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黑」這事,從3000多年前就開始了……

給各個地區的人“貼標籤”這事估計誰都遇到過

後來就變成了“地域黑”

但當地人也不是吃素的

機智的網友已經可以用“自黑”diss“地域黑”了

(文中評論不代表地理君觀點,求放過)

你們山西人都愛喝醋吧?

我們山西高考,文科考喝醋,理科考挖煤,我不用考,因為我家裡有礦

你是山東人?那你一定會開挖掘機

對啊,我們炒菜都用挖掘機

你們內蒙古人是不是都會騎馬?都住蒙古包?

我們高考就是考騎馬、射箭、摔跤

你們四川人天天吃辣

對頭,我們頓頓吃火鍋,家家養熊貓,高考考打麻將

你是黃岡人啊!學霸啊!

我們黃岡人上學時候不編出一本題庫都不讓畢業

你是哪裡銀?

廣東的

。。。我、我是胡建的。。

別動!讓我咬一口!

別說中國了,全世界都存在地域國家黑的情況

來看看下面的“世界偏見地圖”

(依舊不代表地理君觀點,這是外果仁畫的)

美國人眼中的美國

來源:alphadesigner.com

法國人眼中的歐洲

來源:alphadesigner.com

你以為“地域黑”“鄙視鏈”這種東西只有現代才有?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宋國

河南人被黑的歷史就從這裡開始

中國的地域偏見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

“宋人”就是一個典型的躺槍案例

很多愚蠢人類的故事都發生在宋人身上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 《孟子·公孫丑上》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而身為宋國笑。

—— 《韓非子·五蠹》

就兩個?不,你太天真了,請看下面

向上滑動閱覽

宋國有一個人,善長製作防止手龜裂的藥物,他家時代以漂洗衣物為生。有個外地人聽說了這件事,就找上門來,願意用一百兩銀子買這個藥方。那宋人就把族人召集在一起開會,商量到:“我們世世代代都以洗衣為生,可是所得也不過幾兩銀子而已。如今賣掉這個方子,一下子就能賺一百兩,我看我們還是答應吧。” 外地人得到這個藥方,就去吳王那裡自薦為官。一次越國軍隊發難攻打吳國,吳王派他做將軍,率軍還擊。在冬天裡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因為有那個藥方,吳國士兵的手不會龜裂,於是大敗越軍,吳王分給他土地,封為諸侯。

同樣是能夠防止龜裂的藥物,有人能夠憑它來加官進爵、裂土封侯,有人守著它,卻不知道用它來改變自己漂洗衣物為生的艱難生活,這就是運用的不同了。

——《莊子·逍遙遊》

有個宋國人採購了一批帽子到越國去賣,越人的風俗是剪斷長髮,身刺花紋,帽子對他們毫無用處。

——《莊子·逍遙遊》

宋國有個叫做曹商的人,為宋王出使秦國。他前往秦國的時候,得到宋王贈與的數輛車子;秦王十分高興,又加賜車輛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國,見了莊子說:“身居偏僻狹窄的里巷,貧困到自己的編織麻鞋,脖頸乾癟面色飢黃,這是我不如別人的地方;一旦有機會使大國的國君省悟而隨從的車輛達到百乘之多,這又是我超過他人之處。”莊子說:“聽說秦王有病召請屬下的醫生,破出膿瘡潰散癤子的人可獲得車輛一乘,舔治痔瘡的人可獲得車輛五乘,凡是療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獲得的車輛就越多。你難道給秦王舔過痔瘡嗎,怎麼獲獎的車輛如此之多呢?你走開吧!”

——《莊子·列禦寇》

宋朝有個有錢人家,有天下雨了,牆壞了。這家的兒子說:“不修補好,肯定會有盜賊來偷。”這家旁邊的鄰居也這樣說。後來果然這家丟失了大量錢財。這家認為兒子非常聰明,卻懷疑是鄰居偷了錢。

——《韓非子·說難》

有個宋國的工匠用象牙為宋國的國君雕刻楮葉,花了三年雕成了一片葉子。葉子雕得十分精巧,莖脈色彩生動逼真,即使混在一堆真楮葉中,也難辨真假。國君非常高興,立即酬功,賞賜這個匠人以世襲祿位。這件事傳開後,老百姓意見很大。列子長嘆道:“假使自然界也要三年才長出一片樹葉子,那麼世界上有葉子的樹就沒有幾株了。”

——《韓非子·喻老》

宋國有一個叫澄子的人,他丟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於是就在路上尋找。這時他見到一個婦女穿著黑色的衣服,就上前去拉住不放,想要奪取她的衣服。澄子說:“現在我丟了黑色的衣服。”那婦人說:“您就算丟了黑色的衣服,可是這件衣服確實是我自己的啊。”澄子說:“你不如快點給我衣服,我所丟失的是夾層的黑衣服;而你的衣服,不過是單衣罷了,拿單衣抵擋紡緇,難道你還沒有佔便宜嗎?”

——《呂氏春秋·淫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各家學術見解及政治主張不盡相同

但在對待宋人的看法上,態度卻出奇地一致

據統計, 先秦至秦漢時代

有關宋國的愚人愚事大致有20則

說起宋國,大概都是這種情況。。

齊人:“我給你講個笑話吧!”

魯人:“好啊~”

齊人:“從前有個宋國人...”

魯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宋國到底在哪,為什麼被黑的總是它?

春秋時局圖

宋國是周朝的諸侯國,國土面積約十萬平方公里

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河南從3000多年前就開始被黑了)

宋國人善於經商,當時的宋國經濟並不弱

那地域偏見是怎麼來的?

後世學者認為主要是源於政治惡意

當時的諸侯,在名義上都是屬於周朝天子的臣下

大多數都是周朝的王室宗親或者是滅商的功臣

但宋國是商朝後裔,傳承商殷文化

周人為鞏固自己的統治而對

“殷頑”集中的宋國進行奚落和醜化

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帶上了對宋國人的某種歧視

鄭國、衛國

要說被黑,我們是被宋國拖下水的

說到宋國被黑,其影響力已經擴大到鄭國和衛國

宋為殷後,而鄭、衛則為姬姓周人所建立的國家

儘管三者的種族來源並不相同,但因為地域的相近

其國人都被當成了奚落的對象

像什麼“鄭人買履”“買櫝還珠”都是說的鄭國人

鄭國人衛國人,在《韓非子》裡各種被黑

向上滑動閱覽

兩個鄭國人比誰歲數大,鄭國人A說:“我和堯帝同歲。”鄭國人B說:“我和黃帝他哥哥同歲。”他們牛皮一個比一個吹的大,那麼最後誰贏了?答案是,後閉嘴的那個。

鄭縣人卜子讓妻子給自己做褲子,妻子問他做成什麼樣,他回答:“要和我的舊褲子一樣。”結果妻子做好後,參照舊褲子上破的地方,在新褲子上也弄出了幾個窟窿。

還是卜子的妻子,這天她去集市上買了一隻甲魚回來,路過一條河的時候以為甲魚渴了,把它放到河裡喝水,結果甲魚跑了。

衛國有一對夫妻向神靈祈禱,虔誠地向神提出真誠的期望,妻子唸唸有詞地禱告:“仁慈的神啊!但願保佑我們平安無事,並賞賜我能得到一百來束布。” 她的丈夫在旁邊埋怨道:“為什麼求這麼少呢?”妻子回答說:“唉!太多了,你就會拿去買個小老婆。”

衛國有個人,當他的女兒出嫁時,教訓她說:“到了婆家, 一定要多積攢私房,做人家的媳婦被遺棄回孃家,是常有的事。那些不被遺棄的,是僥倖的。”他的女兒到了婆家後,果然拼命積攢私房。婆婆嫌刀子私心太重,於是把她趕回孃家了。這個女兒帶回的錢財比出嫁時帶的嫁妝還要多一倍。她的父親不責怪自己教女不當,反而自以為聰明,認為這樣可以使家裡更富有。

看完前面的文獻可以發現,古代開地圖炮的第一人

那必須得是韓非啊!

韓非的朋友圈大概是這樣的。。

199月

從前,鄭國有個傻子...

139月

從前,衛國有個傻子...

109月

從前,宋國有個傻子...

也難怪,韓非戰國時期是韓國(新鄭)人

但如今的新鄭,也是屬於河南的。。。

在《韓非子》成書期間,鄭、宋都已經滅亡

衛國雖然沒有亡國,但也離“藥丸”不遠了

所以這反面教材可不逮著用麼!

楚國

你們儘管黑,我是“蠻夷”我怕誰

楚國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國家

在西周時很不受周天子待見,爵位低,封地偏

楚國就一直被稱呼為“荊楚”、“楚荊”或“蠻荊”

長期地位卑下,不受重視甚至歧視的楚國人

愈挫愈奮,大舉進攻蠻人,開疆拓土

吞併小諸侯方國,使楚國逐漸興盛起來

最終楚人“脫周”,自立為王

春秋時期晉楚爭霸的時候,楚人經常被晉人耍弄

所以中原段子手們就添油加醋

最後楚國就半真半假的變成了笑柄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氏春秋·察今篇》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韓非子·難一》

葉公好龍:從前,有個楚國人...

畫蛇添足:從前,有個楚國人...

晏子使楚:從前,有個楚國人被打臉...

諸侯國互黑

誰還不是誰眼中的外地人吶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每個國家都有過被黑的段子

只是膝蓋上的箭沒有上面幾個那麼多

齊國人“濫竽充數”

燕國人“邯鄲學步”

魏國人“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黑秦國人的故事卻很少

為什麼呢?

敢拿秦國人編段子

說到底上面的這些“地域黑”都算是歧視和偏見,有的人因為自身的優越感而以偏概全地對其他人貼標籤。有時甚至會上升到語言暴力。跟風“地域黑”並不能展示自己的優勢,相反,是一種無知的表現。但是咱也沒必要跟黑子們一般見識嘍~

參考文獻:

張崇琛. “宋人”現象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域偏見[J]. 科學經濟社會, 2008(03):34-37.

馬萬徑. 先秦寓言人物類型及功能特點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 2016.

話題

說說你都遇到過哪些地域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