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藥神》牛逼,徐崢告訴你到底牛逼在哪

如果說中國電影從業者需要一個烏托邦,那這個地方一定是平遙。 因為,你能在平遙感受到在中國前所未有的對電影的尊重。 正如它的英文名翻譯過來,叫“藏龍臥虎國際電影展”一樣,平遙這幾天,真的是藏龍臥虎。 山爭哥哥就是那一群藏龍臥虎的武林高手中,人氣最火的俠客。

你能想象嗎?在距離北京四個小時高鐵距離的山西平遙古鎮,這幾天成了中國電影工作者的世外桃源。

小洲本著為大家第一時間捕捉明星面孔的想法,也動身去了平遙。


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在這裡,你幾乎看不到狂追著明星要簽名合影的粉絲。

反倒是素人跟正從你身邊路過的賈樟柯導演從容的打聲招呼,成了日常。

電影導演和明星們有多低調呢?


小洲當天一到平遙,才入古城門,就發現

李鴻其正走在小洲身後閒逛大街!

然而本著不去打擾的原則,興奮的小洲還是默默走開了,雖然心裡感到有點遺憾。

後來,在電影宮裡,小洲又多次偶遇了李鴻其,終於抓住一個合適的機會找他閒聊。


每場映後見面結束,主創都會在眼前的地方歡快交談


在那樣一個環境裡,所有人懷揣著對電影的熱愛的尊重,向彼此分享對電影的看法,這是一種在國內面向公眾的前所未有的體驗。

扯遠了,說回山爭哥哥,作為本次影展的重磅嘉賓,賈樟柯導演邀請他做了一節大師班。

這次他的任務,就是向面前四百多張年輕面孔,分享自己和新導演合作的經歷。


能被徐崢看中並擔任電影監製的導演,上輩子一定不說是拯救了全宇宙也得是拯救了銀河系吧。

小洲曾一直這麼認為。

手指頭已經數不過來徐崢演了多少口碑黑馬或票房黑馬的電影了,他曾專攻小成本喜劇片,不在乎導演的名聲大不大。


當年同樣是票房黑馬的《瘋狂的石頭》


徐崢剛演電影那會兒,甯浩也還是個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男孩。

也許從一開始,徐崢就埋下一顆向更廣闊市場進發的種子。

只要你是一個對電影創作有想法的人,他從不吝惜精力和資金為新導演創造機會。


看一眼徐崢的履歷,他有那麼點兒像姜文走過的路。

演電影、拍電視劇、演話劇,有了自己的一套對錶演的認識後,徐崢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表演。

一部《泰囧》讓徐崢在轉型做導演後,徹底打開了思路。


如果說做導演不足以說明他對中國電影的貢獻,那麼做監製才是讓他成為中國電影一等功臣的轉折。

其實徐崢人生第一部戲就是從演一部新人導演的戲開始的。

那個導演叫程耳,2016年拍出了《羅曼蒂克消亡史》,那部電影,讓章子怡再一次驚豔眾人。


在豆瓣上,程耳評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是1998年的《犯罪分子》,同時也是他的處女作。

這個短片,號稱是電影學院有史以來最好、最精絕的畢業作品


那時候徐崢想轉型演電影,沒管是不是大牌導演,想到有戲演就接了。

後來的演員生涯中,他在片場常常邊拍戲邊幹活兒,他所做的工作,早就超出了演員的範疇。

而且,那時候他合作的大多都是新人導演,包括《瘋狂的石頭》導演甯浩。

慢慢的,他發現他在片場更願意做製片人和導演的橋樑,因為新人導演往往面臨著很多溝通上的問題。




徐崢明白導演想要什麼,也明白製片人的訴求。

那不如做監製,給青年導演創造一個舒服的創作環境,給製片方一個體面的交代。

《瘋狂的石頭》之前,他已經是霸屏暑期檔、家喻戶曉的春光燦爛豬八戒




而徹底擺脫這個標籤,徐崢用一部《瘋狂的石頭》就完成了轉型。

演電影給他創造了新的事業維度。

演電影之外再一次給了他事業新維度的,就是成為監製

說起今年的《藥神》,文牧野的選定一開始還並不是徐崢的主意。


穿成這樣可能也不是徐崢的主意

《藥神》最早的想法,還是其他編劇給到甯浩的公司。

甯浩晚上睡前有看劇本的習慣,一般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而這個劇本,甯浩居然一口氣看完,而且還看哭了。

激動之下,甯浩和徐崢一琢磨,可拍。


甯浩、文牧野、徐崢三人

本來,這是甯浩自己打算拿來拍的劇本,後來在劇本開發階段,他找來了初出茅廬的文牧野,說他行。

就算兩人對他再有信心,也沒想到,文牧野成了中國電影5年來難得創造豆瓣9分神話的導演,而且還是僅靠導演處女作。




徐崢自己一再強調,在《藥神》片場,他不會干涉文牧野的創作。這也是一開始人們誇讚文牧野時,有所保留的部分。

可能一時間,這個新導演讓人沒法一下子消化他的成就。

而徐崢的作用,就是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每次有人提出質疑時,他毫無保留的支持文牧野。




徐崢說,再牛逼的導演也需要監製。

況且在中國電影的語境下,監製的作用和分量尤其重。

田壯壯早就不拍片了,但監製的工作從沒斷過。

沒有老一代或有經驗的電影人扶持,就不會出現《藥神》,不會出現今年國產電影的意外驚喜《過春天》


白雪的《過春天》


正是因為有徐崢這樣的業界良心們,我們才能看到,原來中國電影還有更加多元的題材和類型可以嘗試。

所以,可別再叫他豬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