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被問責後,這裡來了「不怕觸及矛盾」的新領導

撰文 | 孟亞旭

被提名為長春市市長候選人4天后,11月6日,劉忻任長春市代理市長。

長春最近的動作值得關注。

兩個多月前(8月16日)的那場中央政治局會議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那場會議同意對多位省部級要員進行問責,其中包括長春兩任市長:

要求劉長龍引咎辭職(2016年10月任長春市市長)要求姜治瑩(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任長春市市長)作出深刻檢查

引咎辭職的前任

政治局會議四天後(8月20日),長春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決定,接受劉長龍辭去長春市市長職務。

劉長龍是引咎辭職。

按照《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貫表現、特長等情況,由黨委(黨組)、政府按照幹部管理權限酌情安排適當崗位或者相應工作任務。

需要擔責的,不僅僅是劉長龍。

根據國務院長春長生違法違規生產狂犬病疫苗問題調查組調查結果,吉林省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責令長春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呂鋒向吉林省委、省政府和長春市委、市政府做深刻檢查。

在市食藥監局層面,局長唐若迪、副局長張文革、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周福雲、高新區分局副局長於百川被免職;高新區分局局長陳鐵被責令辭職。

此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趙旭,長春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文俊,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於振波被責令辭職。

高層問責後全省大整頓

在長春市長引咎辭職一週後,8月26日,吉林省級層面開展了為期50天的全省幹部作風大整頓,目的是“意在整頓長生問題疫苗案等案件中暴露出的幹部作風問題”。

8月28日,長春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措辭嚴厲,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堅決調整一批,對違反紀律規定的幹部嚴肅處理一批。對搞“數字政績”“虛假政績”、矇蔽群眾、欺騙上級的,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這場大整頓結束不久,11月2日,長春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吉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凱宣佈,中央及省委決定,劉忻任長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長春市市長候選人。

王凱說,劉忻同志政治素質好,群眾觀念強,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頭腦清醒、旗幟鮮明;熟悉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建設,視野開闊、思維活躍,組織領導能力較強;工作有激情,理念新,幹事雷厲風行,不怕觸及矛盾,開拓創新能力比較強;事業心責任心強,作風深入,待人熱情,要求自己比較嚴格

劉忻,1965年1月生,陝西西安人,哈爾濱工程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

政知君注意到,此番履新前,劉忻工作地從未離開黑龍江。

他早年曾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工作,當過哈工大外事處副處長、校長辦公室主任等,離開學校後,又在哈爾濱平房區區長、平房區委書記、牡丹江市長、牡丹江市委書記等多個崗位上歷練。

2018年1月,劉忻履新黑龍江省副省長,11月便調到吉林長春,成為副省級城市的代市長。

“東北區域經濟突圍的樣板”

雖然長春最近一直在上頭條,但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長春並不算高調,在媒體筆下,長春“長期在東北缺乏存在感”。

今年9月,習近平在東三省考察時曾召開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在那場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

由此可見高層對東北振興的重視。

東北振興中,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長春、瀋陽、大連和哈爾濱)備受關注。今年10月,長春市常務副市長王路在一場啟動儀式上表示,長春市“在東北地區表現搶眼、一馬當先,成為東北區域經濟突圍的一個樣板。”

有多搶眼?

今年上半年,長春市GDP完成2973億,增長7.4%,高出全國增速0.6個百分點,而東北另外三個副省級城市瀋陽、大連和哈爾濱,增速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王路介紹,長春經濟總量和增速實現了爭先進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總量由過去的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增速由過去的第13位上升到第4位。

劉忻到長春履新的第二天(11月3日),是個週六,但他率領財政、工信、稅務等部門負責人,赴一汽集團、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一汽是長春市的工業命脈,有句話說,一汽打個噴嚏,長春就會感冒。

在調研中,劉忻說:

“一汽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帶動長春形成了國內最為完備的汽車產業鏈,在長春經濟發展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位置。當前,一汽正處於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長春將堅定不移與一汽站在一起,始終把服務一汽作為頭等大事,更好地促進一汽發展、促進長春發展。”

吉林省政府官網也有劉忻到一汽調研的消息,標題中提到,“舉全市之力助推企業發展”。

資料 | 中國新聞週刊 新華社 人民網 長春日報等

校對 | 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