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明 原創首發《情思阿拉溝》

鐵五師/王新明

天山大阪阿拉溝,

青春歲月留戀在心頭!

南天山的山脈綿延座座山包,

象原馳臘像光禿禿,

第一次看到阿拉溝的山,

從頭涼到腳!

它是否是億萬年前乾枯的大海成就,

滿山盡是黃泥色,

還有那乾枯的大根兜!

草木不見,生命全無,

風吹石頭跑,山上無飛鳥。

只有那清澈見底融化了的雪水,

在山兩邊的溝裡,泛起那不息的波濤!

流經烽火臺,流經托克遜,

去澆地,澆葡萄!

1974年,

阿拉溝溝口烽火臺,

沉睡千年後重燃烽火,

英雄的鐵道兵五師進疆了,

全師將士一聲吼:

“阿拉溝,我來了”!

背起行裝,扛起槍,

開著機械,開著車,

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

我們的隊伍威虎雄壯!

排兵佈陣阿拉溝,

試看戰鬥熱火天朝!

作戰科把地圖一描:

小紅旗插遍阿拉溝,

師機關駐地阿拉溝九公里處,

首腦機關在阿拉溝插上“八一”軍旗,

指揮南疆鐵道前一百公里施工“戰鬥”!

二十一團至二十五團,

沿溝各處軍旗飄揚!

勝利廠,燎原廠,

阿拉溝內兵工廠,

工人們歡聲雷動,歡迎鐵兵打勝仗!

軍委一聲令下,

五師萬馬奔騰,

一支支隊伍駐紮阿拉溝,

一頂頂帳篷架起來,

生火做飯冒了煙,

阿拉溝從此有了生氣,

軍號聲聲把沉睡的阿拉溝吹醒!

操兵練馬“一二一”的口號聲,

在阿拉溝迴盪,

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即將拉開帷幕!

快速安營,快速紮寨!

磨“刀”嚯嚯,

雷管炸藥,

風槍斗車,

機械車輛,

施工物資,

在師倉庫整裝待發。

將士列隊,

團長就是排頭兵。

師長一聲令下:

“全線施工,開始”!

將士們各就各位,

南疆戰備鐵路建設,

就如火如荼進行!

大河沿大拉溝,

上百臺大型機械擺開戰場,

幾百萬土石方要開挖,要拉光!

營長睡在工地上,

八個探照燈安在施工戰場,

日夜施工,

多拉快跑,

灰塵遍地,

如同炮火連天,硝煙瀰漫,

蘇聯的衛星偵察說:

解放軍機械化部隊到了新疆。

當地維吾爾族老百姓伸出大母指:

“鐵道兵,亞克西!亞克西!”

戰士們戰天鬥地的精神可歌可泣!

住地窩子,吃壓縮菜,

喝不上水,洗不成澡,

沒有眼淚,沒有悲傷,

無怨無悔,流血流汗作貢獻!

新光、奎先隧道,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愚公移山的戰鬥打響第一炮,

奎先長大隧道,

高團長一揮手:

“老虎團的弟兄們,用硬骨頭精神,打通它”!

高山低頭,河水讓路,

困難重重,險阻多多,

鐵道兵勢不可擋,

沒有電,

一千馬力柴油發動機安起來,

大型發電機裝起來!

高壓電杆架起來!

風槍手頭戴安全帽,腳穿長水鞋,

肩抗風槍進隧道,

爆破工雷管炸藥導火線準備周詳,

運碴斗車、洋鎬鐵鍬一齊上,

風槍聲聲嘎嘎響,

鑽桿冒煙,

士兵冒汗,

土地爺說:

好痛,好痛,

我讓!我讓!

風槍後座力震紅了風槍手的臂膀,

汗水在安全帽下流淌,

水鞋裡面盡是泥漿,

黃棉襖溼透是便飯家常!

灰塵滿面,吸進的是致矽肺的空氣,

隧道中戰友與山神搏鬥,

掌子面岩石呲牙咧嘴,

風化石、花崗岩、泥沙段,

地質複雜,險情不斷,

隧道塌方在所難免,

來不及撤離,

二十四團的戰友,

腦袋被砸扁,

隧道內戰友們撕心裂肺,

含淚用藥棉把犧牲的戰友腦袋填充,

開追悼會沒照片,

畫個遺像就是可愛的戰友留下的唯一!

奎先隧道八十多名戰友,

忠骨就埋在隧道旁邊。

座座隧道,炮聲隆隆,

與地鬥,與山斗,

其樂無窮,

幾年義務兵天天與隧道親吻,

隧道兵從隧道運出泥土石碴億萬噸,

填平阿拉溝溝壑峽谷,

鐵五師戰友的血汗隨阿拉溝河水流向遠方!

烽火臺,

阿拉溝溝口永久的象徵,

編組站,

鐵五師不朽的篇章,

師機械營,汽車營,

在古戰場演繹現代“戰爭”,

機器轟鳴,

車水馬龍,

你追我趕,

灰塵滾滾,

小山包被推土機夷為平地,

爛水坑填的平平整整。

兩年多的戰鬥,

春夏秋冬,嚴寒酷暑,

零上45度,零下35度,

我親愛的鐵哥們,

脫了皮,凍掉肉,

工地吃的風沙飯,

地窩子裡睡覺想親親!

青蔥歲月,汗馬功勞,

戈壁沙灘繪出百條鋼軌的溫床,

日後機車在這裡嘶吼,

貨車在這裡編組。

鋪架兵,

吉普賽女郎般流動,

吃住在悶罐車上,

夏天象蒸籠,

冬天就是冰窟窿,

夏天鋪軌戴著手套燙脫皮,

冬天架樑戴著皮毛手套,

把四皮(皮大衣皮帽皮鞋皮手套)全服服裝,

凍得瑟瑟發抖,

指頭很難伸張。

兩條平行線在鐵五師鋼鐵戰士腳下描繪,

當鋼軌向阿拉溝延伸,

當鋪架機車在師機關駐地鳴笛:

機關將士跑到操場,

師長政委目視前方,

道一聲:鐵五師各位將士們,辛苦了!

參謀幹事助理員戰士們面對鋪軌機,

敬禮!目送它繼續前行!

當鋪軌機進入隧道口,

吊起軌排,

機車發出低沉的聲音,

鋪架戰士肅立兩旁,

鋪架隊長說:

“在隧道犧牲的戰友們,我們來了,

我們要經過你們犧牲和安葬的地方,全體立正,

敬禮”!

灑一杯白酒,

把無限的哀思寄託!

戰友們個個淚眼汪汪。

曾經在一起戰鬥的戰友,

你們現在雲遊在祖國的什麼地方?

汽笛長鳴,機車哐當,哐當……

鋪軌機使出阿拉溝,

繼續奔向前方……

鐵五師機關在阿拉溝整整十年,

難忘師政後協同作戰,

一份份施工方案在燈火通明的夜晚擬定,

在“智囊團”的會議上形成文件,命令!

難忘那億萬次手搖電話的鈴聲:

“喂喂喂”!”好好好”!

“機械設備馬上運到”!

“機關工作組馬上趕到”!

戰鬥不分前方後方,

修好戰備鐵路,就是我們的希望!

難忘師長政委跟我們一起出操,

幾十斤的四皮穿在身上,

司令官喊著“一二一”,

大家口裡呼呼冒白氣,

如果流鼻涕,

凍得象粉條一樣!

但,我們的隊伍威武雄壯!

難忘阿拉溝裡種菜忙,

師政後一齊上,

耕地播種澆水,

久違的新鮮蔬菜吃得香!

難忘機關球場放電影,

馬紮凳子一排排,

幹部戰士一球場,

《英雄兒女》,《激戰無名川》……

他們就是我們的好榜樣,

我們也要把英雄兒女當!

難忘球場打籃球,

龍騰虎躍,單手扣籃,

強身健體,笑逐顏開!

師籃球隊一亮相,

笑聲掌聲把阿拉溝的水震盪漣漪!

四十多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我的情思還流淌在那潔白無瑕的阿拉溝清澈的雪水中,

流啊!流……。

2018年11月11日於寧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