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兴粤盛·深圳南岭村:从“鸭屎围”到“中国第一村”

封面新闻讯(记者 戴竺芯)唱歌、跳舞、学书法、做刺绣……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男女老幼,不少人在此休闲、学习。这座曾被称作“鸭屎围”的小村庄,现在已发展成为响当当的“中国第一村”。16日,由中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粤兴粤盛 勇立潮头创辉煌”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南岭村,感受40年南岭村巨变。

改革开放前,南岭村集体资产不足7000元,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贫困和落后使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逃港谋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岭村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到目前为止,社区有规模以上工厂企业46家,有五星级酒店、商业广场,集体资产超过35亿元,集体年收入3亿多元,股民每年人均股份分红达15万元。

回忆起改革开放之初的艰难,时任南岭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伟基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八十年代初,他们一行人在一个月内带了许多港商来到南岭村,希望他们投资办厂,但由于村内卫生状况太差,港商们纷纷摆手,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做生意。

南岭村原党支部书记 张伟基 新华网

“我们南岭村人要有志气,有骨气,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张伟基说,随后,当时的成立了一个清洁队,把南岭村打扫得干干净净。后来,再有外地商人来看,觉得南岭村虽然穷,但是人们依然肯干,风气很好。就这样,南岭村引进了第一家做塑花厂的外商。

此后,南岭村在1984推行农村股份分制度,并在当年实行股份分红,还建起村里第一个大型工业区,彻底摆脱小农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起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每年分配到每个村民手中的钱均超过1万元。

据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介绍,近年来,南岭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转变过去单一的“物业型”出租经济模式,从过去“种田”、“种房子”到现在的“种高科技企业”。 2017年,南岭村社区转型成效凸显,社区集体经济增长8%

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 新华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