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极的“冰与火”之国里,还生活着很多特殊的海鸟……

冰岛土著旅行网是冰岛酒店集团旗下全资子品牌,在冰岛和中国均设有客服中心。凭借集团丰富的旅游资源,冰岛土著旅行网已经成为冰岛最大的华语地接社,更致力于打造冰岛领先的自由行在线预订平台,为会员提供集度假预订、酒店预订、自驾预订、机票预订、冰岛攻略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

由于冰岛环境适宜,没有污染,所以当地自古以来就栖息着很多鸟类,尤其是海鸟。

来冰岛赏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到6月左右。而且不必深入荒郊野外就能看到鸟儿的身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就能看到很多,比如在市中心的特约宁湖Tjörnin,无论冬夏,湖上总是集结一群鸟类与野鸭,很多当地人会来这里投喂食物。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一些冰岛最常见的鸟类吧。

冰岛的海鹦(Puffin)

海鹦,冰岛国鸟。别名善知鸟,属于海雀科,面部颜色鲜艳,像鹦鹉那样美丽可爱。海鹦身长约30厘米,有一张大嘴巴,呈三角形,带有一条深沟。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呈白色,脚呈橘红色。但是近看它有一副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所有海鹦身体粗壮,喙很大。它们短小的翼适合游泳。它们在空中会频密的拍动双翼,达至每分钟400次。

海鹦在海里过冬,在海上浮游、游泳、潜入水下捕食,只在筑巢季节才到岸上来。然而,大多数海鹦在北海过冬以后并不回到岛上繁殖后代。海鹦靠捕食海洋鱼类为生,生存本领极强。它们喜欢群居,把巢穴筑在沿海岛屿的悬崖峭壁上的石缝沟中或洞穴里。

雌鸟一次只产一枚卵,呈白色。孵化6个星期左右,小鸟才能破壳而出。出生后6个星期,全靠其父母捕来的鱼喂养,小鸟都比较肥胖。6个星期过后,小鸟开始单独生活,身体变瘦,羽毛丰满时飞到海上独自谋生。海鹦在地面上生活时一般都是三口之家,父母加上一个"独生子女"。

海鹦在劳动时,非常能干,是世界上潜水本领最强的鸟类。在捕鱼时,它轻松自如地潜入30米、60米,甚至200米深的海水中,直到捕捉到鱼儿足以填满宽大的嘴巴时才浮出海面。它的嘴每次最少能衔住10条细长条的海鱼带回巢穴中供幼鸟吃食。有些当父母的海鹦每天四、五次把深海中捕来的鱼衔在嘴中飞回巢中,喂养它们的宝贝。

冰岛的冬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 islandicus)

冬鹪鹩冰岛亚种是冬鹪鹩的亚种之一,小型鸣禽,成鸟体长9-10厘米,翼展13-17厘米,体重8-13克。通体褐或棕褐色,具众多的黑褐色细横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1条棕黄白色横斑,极为明显。尾较短而狭,栖止时尾常常高高举起,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鸣唱时呈仰首翘尾之姿,鸣声清脆响亮。

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夏季生活在中、高山的潮湿密林和灌木丛中, 冬季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 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做巢。主要以虫类为食。

冰岛的渡鸦(Krummi)

渡鸦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在中国的北部与西北部都可以见到。在冰岛分布广泛。渡鸦冰岛亚种是雀形目鸟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通体黑色,并闪紫蓝色金属光泽。在冰岛,除了海鹦,另一种比较知名的冰岛鸟类就是渡鸦了。冰岛有无数关于渡鸦的歌曲、诗作和故事。"乌鸦四行诗Krummavísur"和"渡鸦之歌Krummi krunkar úti"等民歌在冰岛广为流传。

冰岛的扇尾沙锥(Hrossagaukur)

扇尾沙锥在中国东北及西北的天山地区繁殖,迁徙时常见于中国大部分中国大部分地区。扇尾沙锥以细长的喙为特点,另外它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叫声—为响亮而有节律的tick-a…tich-a声, 常于栖息处鸣叫。被驱赶而告警时发出响亮而上扬的大叫声jett…jett。

这种鸟在振动尾羽时会发出敲鼓般的声音。这种敲鼓般的声音非常特别,被比作羊的叫声;而多种语言中表示沙锥的词语都含有"飞羊"的意思。扇尾沙锥栖息于高山草甸和山区林缘地带,常见在有人活动或放牧地附近结小群活动。杂食性,主要取食小型啮齿类、小型鸟类、爬行类、昆虫和腐肉等,也取食植物的果实等。

冰岛的北极燕鸥(Kría)

北极燕鸥分布在北极、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的地方,是候鸟,迁徙路线长度是鸟类之最:他们在北部繁殖完之后要迁徙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迁回繁殖区。迁徙的整个路线长度在24000英里。

北极燕鸥在冰岛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许多邮票上经常出现它的身影,还有不少咖啡馆会以其命名。冰岛当地人们是以保护的态度来对待北极燕鸥的。北极燕鸥经常成群活动,具备很高的警戒性,一旦发现捕食者入侵则发出刺耳的警戒声。之后就会有一队北极燕鸥排成一列,对入侵者进行俯冲攻击,直至敌人逃离。冰岛当地把这种鸟儿凄厉的叫声称作"Kría"。

冰岛的岩雷鸟(Rjúpa)

岩雷鸟冰岛亚种是岩雷鸟的亚种之一。是一种中小型鸟类,体长36~40厘米。夏季时,上体呈黑褐色,并间有黄棕色斑纹,羽端具有白色的狭边。喉部及胸部为沙黄色,并有黑褐色横斑。下体呈白色,尾部为黑褐色,先端有白色狭边。脚及趾均覆盖有白羽。冬季时,雌、雄鸟均为白色,但尾部呈黑色。自嘴角至眼后有一条宽的黑色过眼纹。虹膜深褐色;鸟喙角质色至黑色;脚爪着白色羽。

岩雷鸟冰岛亚种是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以及森林草原地带生活的鸟类,栖息地类型除了北极冻原带、冻原灌丛森林、多岩石的草甸地带以外,还栖息在高山针叶林、高山和亚高山草甸等高山地带。夏、秋季栖息于高山针叶林、矮桦灌丛、草甸和高山草原等地区,冬季常向气候较暖的地区迁徙。

除了繁殖期外大多成群活动,大多为3~5只的小群,冬季有时甚至可达100只以上。主要多在地面上活动,冬季晚上则栖息于雪穴之中。食物主要是桦树、柳树,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芽包、嫩叶、花、浆果、种子和果实等。

冰岛的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

三趾鸥属海鸥类,中等体型,重300-500克,平均寿命24年。每年4-8月是三趾鸥的繁殖期,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为22-28天。它们结群营巢在海岸、岛屿、河流岸边的地面或石滩上。

三趾鸥以海滨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耕地里的蠕虫为食,也捕食岸边小鱼,拾取岸边及船上丢弃的剩饭残羹。三趾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西部。

三趾鸥能预见暴风雨,因为海鸥的骨骼是空心管状的,没有骨髓而充满空气。这不仅便于飞行,又很像气压表,能及时地预知天气变化。此外,三趾鸥翅膀上的一根根空心羽管,也像一个个小型气压表,能灵敏地感觉气压变化。

冰岛的暴雪鹱(Northern Fulmar)

暴雪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间栖息于海岛繁殖外,其他时候从不上陆地。多分布于冷水海域,繁殖期间主要居住在悬崖石壁上,偶尔深入到1km的平整陆地上。有时会到人类的居住地附近活动,甚至会栖息于海滨城镇的房屋上。

暴雪鹱喜欢集结成群,无论是在空中飞翔,还是在海面觅食和休息,通常都是成群,很少单独活动。亦喜欢跟随航行在海洋中的船舶飞行和水浴,由于洗澡时常常把翅膀弄湿而使起飞变得困难。陆地行走困难,几乎是爬行。它们不怕人,胆子较大,遇危险时能从嘴中喷射出一种黄色液体进行自卫,受伤后多通过游泳逃走。在地上起飞困难,需要爬到高处才能飞起。

暴雪鹱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当北部的海域结冰时,它们往南迁徙到大西洋北纬约40度,太平洋北纬约30度越冬,分布区相对靠南的种群是分散的,通常它们不会进入温水海域。冰岛是暴雪鹱的原生分布国家之一。在冰岛,暴雪鹱可以在斯奈山半岛的隆德兰凯尔悬崖景点或者镂空海崖附近看到,摄影团队不容错过。

怎么样,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后,大家是否对冰岛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实,一篇文章是无法将这个神奇国度完全表述清楚的,如果大家想跟冰岛、冰岛的海鸟来一次近距离接触,那么就一定不要犹豫,赶紧联系我们。相信在冰岛土著的帮助下,每位游客都能收获一生难忘的旅游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