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佳電影第一名,豆瓣評分8.5,很多人都錯過了的法國好電影

眾所周知,法國人很會拍愛情片。

先有8.7高分的《天使愛美麗》,艾米莉像灰姑娘的童話一樣去戀愛去生活。

再到7.9分的《戲夢巴黎》,三人挑戰禁忌,解放情慾。

對年輕歲月的美好追憶及對年輕人打破舊體制的勇敢與嘗試的歌頌。

還有豆瓣8.3的唯美百合戀電影《阿黛爾的生活》。

不在愛情,不在同性,更不在生死。

我們都愛看法國愛情電影。

這個中法文化的交流年份裡,先後有蘇菲·瑪索、朱麗葉·比諾什、伊莎貝爾·於佩爾三位法國女星蒞臨我國進行電影藝術的文化傳播,她們在傳遞文化的同時,也把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帶給了我們。

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愛情這張臉或許早一步為病痛、衰敗折磨得日夜呻吟,喜怒無常、五官錯位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一部探討愛情的法國電影。

一部很多人都錯過的法國好電影。

電影口碑真的爆棚。好評度一路在增加

豆瓣評分8.5

IDMb評分7.9,爛番茄好評度達到95%

沒錯,就是這部獲得第85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的法國劇情片《愛》 Amour

影片於2012年10月24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獲得第6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是導演邁克爾·哈內克繼2009年《白色緞帶》後斬獲的第二座金棕櫚獎。

此外還獲得了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以及被《時代週刊》列為年度十佳電影第一名。

本片的兩位老戲骨分別是威尼斯影后埃瑪妞·麗娃和戛納柏林雙料影帝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這是一部講述年過八旬的老夫妻面臨婚姻危機考驗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看到法國女人優雅到骨子裡的天性,你會思考自己的愛情能不能走到相濡以沫的程度,你會想到老年婚姻危機問題...

是什麼把我和觀眾的眼睛吸引到乃念念不忘的一對的老夫妻身上?

不得不提的兩位主演

現在都是80多歲,但這兩位老戲骨頂級出色的表演是如此的真實自然。

雖然他們幾十年來一直是法國電影界的巨人,但我不能說我在這個時代就一眼認出了他們。

他們吸引觀眾的是某些品質:他們的自我擁有,他們內心的平靜,他們已經獲得了在一起的權利。

雖然再也看不到《廣島之戀》的埃瑪妞·麗娃,但老一輩藝術家的拼搏與奉獻,我們所有人都會為之記住。

這是一部以愛命名但卻並不類似其他的愛情片。

它不是一個激盪人心的動人愛情或搞笑的愛情喜劇。和很多法國文藝片一樣,隨著鏡頭慢慢移動,故事緩緩道來。

電影的開場鏡頭就是無聲畫面。

消防員闖入巴黎優雅的公寓,

我們對生活在這裡的人一無所知,除了啞劇之外什麼都沒有告訴。

一個消防員捏著鼻子,在一間臥室裡,一位老婦人的屍體被放在床上,周圍是乾燥的花朵。

他們是安妮和喬治。

他們是一對年過八旬退休音樂教師夫婦。

安妮是一個極具優雅的鋼琴教師,一個優雅到骨子裡的法國女人。

喬治是安妮的學生,兩人年事雖高,生活卻依舊優雅且精緻。

這樣一對老夫婦相依相伴的愛,是多麼的令人羨慕。

然而故事的轉折在電影開始的十分鐘後

妻子安妮突發嚴重的中風徵兆,只有百分之五失敗率的手術卻失敗了。

隨後安妮半身癱瘓,臥床不起。行動變得十分不便

由於兩人獨居好多年,丈夫喬治只得獨自照顧妻子。

一句簡單的愛她的一生,無論生老病死,太難表達出這其中的複雜艱辛。

是的,這不是單純的照顧好吃喝拉撒就可以的事。

安妮是個高傲的女人,她不願別人看到她的軟弱,她最糟糕的一面。

她曾經的學生來看她,她強撐坐在輪椅上招待,

但穿著舉止言語,沒有一絲自怨自艾,

面對學生對她悲傷與同情時,她輕描淡寫的說,”我只是下半身癱瘓了而已,年紀大了都會這樣。“

從醫院回來她就要求喬治永遠不要再送她去醫院,她要求獨處,

儘管對她來說連看書都成了一件艱難的事。

她告訴喬治,“不要因為覺得沒有照顧我而內疚,那樣的想法很荒謬。"

可是無論多麼堅強,終究敵不過疾病接二連三的摧殘。

就在喬治外出的時候,安妮獨自在家,從輪椅上掉下來。

後來,她完全不能動了,需要喬治餵飯端水,甚至換尿布。

再後來,越來越嚴重,安妮連完整的句子甚至單詞都不能說了。

每天艱難重複在嘴裡的,哼哼唧唧,都是兒時的歌曲。

喬治不離不棄的陪在安妮身邊照顧她。

一邊給她喂水喝藥,一邊彈奏歌曲,鼓勵她的發聲練習。

喬治會在成功的哄安妮吃飯喝水之後,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誇獎鼓勵她,

在說盡好話安妮仍不配合吃飯時,喬治嚇唬要送她去醫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安妮自言自語道:”為什麼偏偏是你和我受這樣的罪呢?“

喬治笑笑,摸摸她的頭,”我一點也沒覺得折磨,想象下,如果病倒的是我呢。“

他們的女兒也曾回來看望過,但母親的狀況讓她抓狂。

她和父親商量要送母親去養老院,被喬治拒絕了。

因為力不從心,隨後又找來護工,

但發現護工照顧不盡職,他解僱了護工,只得一個人照顧她。

安妮真的老了,喬治也在迅速變老,他會盯著牆上的油畫出神半天,會在聽音樂的時候出現幻覺,看見安妮優雅地坐在那裡彈鋼琴。

安妮在病榻上的無助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她所承受的最大痛苦,是她在病發後所感受到的尊嚴盡失和絕望到了極點的奔潰心理。

而另一種痛苦是她不能忍受心愛的丈夫看到她如今面目全非的樣子和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可笑狀態。

她不想再拖累丈夫。

為此,她的內心世界徹底崩塌了,她不再配合丈夫幫助她恢復鍛鍊。

她的消極行為導致了丈夫喬治的日漸乏力和無奈的悲憤。

丈夫甚至憤怒的打了她耳光。

二人的感情面臨著終極考驗。

片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難忘,

安妮中風後想自殺,當喬治彷彿有預感地趕回家,看到冷冷的安妮對著敞開的窗發呆。

那個瞬間,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夫妻,用一個眼神便讀懂彼此最微弱的信息。

一隻鴿子在雨天飛進了他們的家裡,喬治想盡辦法想趕它出去不成,最後用一大塊布蓋住了它然後送它出去。

終於,喬治做了一個決定。

為了讓妻子不再受病痛和自尊心的折磨,喬治用枕頭悶死了安妮。

然後他為她找出她曾經穿過最美的衣服,為她買來鮮花,鎖上了她的房間。

他一個人坐在書房寫信。

那隻鴿子又一次從天井飛了進來,他用老辦法逮住了鴿子,然後孤單地把它抱在懷裡,就像抱住妻子安妮一樣。

他在那封不知給誰的信裡寫道,“我第二次抓住了鴿子,不過我把它給放了。”

然後喬治一個人躺倒床上睡著了。

影片最後導演罕見地使用了兩段超現實情節。

兩段鏡頭並不算長,在片中一閃而過,但卻能在觀眾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個是喬治在睡夢中看到了大廳走廊充滿了水,並且自己被一隻手捂住了嘴,頓時驚醒。

另一段則是在安妮去世後,喬治又看見了妻子在廚房洗碗,並跟著她一起出門散步。

一個恍惚的結局,我們不知道喬治最後怎麼樣了。

最後一幕,他們的女兒回到空蕩蕩的房子裡,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正和電影開始那一幕重合。

鄰居發現他家臭氣難忍,消防員打開緊閉的屋子,

看到身穿長裙的安妮優雅的躺在白色床單上,

雙手握著一束紫色薰衣草,枕頭放滿各色鮮花。

看到這裡,我再也忍不住,淚崩如雨下...

這絕對是我看過的最溫情最殘酷最真實的電影。

我覺得《愛》最具震撼力的意義在於向觀眾展示了一個讓人無法不去關注的關於“年歲增長帶來的身體衰弱所引致的自卑感和恥辱感”的問題

電影展示了一個老齡化社會必將面臨的可怕的一面,

以及老年人很可能會由於病痛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產生心理變態和精神崩潰等嚴重問題。

這在我國,是最能體現不過了。

老人生活能夠自理時決不找保姆,

能不吃藥絕對不吃,能不去醫院絕對不去,

能不進養老院也絕對不進,

死,也想死在自己的家裡。

當生活不能自理了,完全沒有了希望,多半老人會想到自殺或者安樂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正忍受著晚年的孤寂。

據調查,我國目前每年至少有10萬55歲以上的老年人自殺死亡,佔每年自殺人群的36%。

老年人已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人群。

現今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常常被親屬乃至社會所忽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很不樂觀,其中的一些人患上抑鬱症並導致自殺等更為嚴重的後果。

可笑的是,很多子女對父母抑鬱症的表現還停留在“人老化的正常表現”的認知中。

看完這部電影后,每個人都應該反思,子女該怎樣對幫助老年人有體面、有尊嚴地度過晚年生活不能不進行嚴肅的思考。

對此,每一個人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面臨同樣的窘境,甚至可能會承受同樣的結局。

這也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你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偉大的導演,

他的每一部電影作品都將人的性格特點嚴謹、實在、嚴肅、認真、整潔、表現的淋漓精緻,而就是這種電影的實在感使他的電影層次是很深的,並不是看一遍就能瞭解透徹的。

而由這部電影極其深刻真實地反映了哈內克對老年心裡和疾病的思考,展現了法國影片對人性深刻的思考,對命運、情感、歸宿、選擇這些終極問題的審視。

這部看似長達2個小時的電影裡,慢鏡頭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旋律。

其劇情簡單而又深刻,電影的嚴謹、冷峻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真實和其力量。

這也是邁克爾·哈內克作品的一貫風格。

電影大部分時間記錄了妻子從發病到絕望的全過程。

也捕捉了喬治照顧病人的種種逼真的細節,包括餵食、洗澡、解僱粗心的護工和處理褥瘡。

同時,丈夫也因為沒能拯救妻子而深感抑鬱、疲乏、懊惱。

這絕對是有史以來關於老年危機話題的最誠實的一部電影。

關於愛的電影不知無數次的被搬上了熒幕,但能真實質樸的反映愛的一部作品除了邁克爾·哈內克的《愛》再無其他。

時間能夠改變一切,不能被改變的只有愛,剎那芳華,愛不曾擁有盡頭。

說到底,婚姻是一種相伴,成全是底線,也是終極境界。

穩定的婚姻各式各樣,彼此相愛、私定終身,甚至未必重要,最難得的是成全。

影片稱的上是愛情輓歌,演員完美的表演使得影片看起來並沒有那麼令人難過,但是邁克爾·哈內克還是用真實的老去、疾病和死亡對愛情做了終極的考量和詮釋。

通過《愛》,每個人都能看到年老的恐懼,每對夫妻都能看到婚姻最終極的成全。

相互嫌棄、怨恨、撕扯了很久但依然能夠相處一生的才是真正的愛情。

如果愛情本就浪漫,那平淡和爭吵也不會使其變得面目可憎。

對於愛情和未來,我們總是會有各種美好的期待迎接它

現在我看到這部電影,它的導演、演員和它的意義都已經完成了。

它幫助教會了我它是什麼,以及我是誰,我的責任是什麼。

以及讓我牢記,消防員們遲早會來尋找我們所有人的那一天。

但是現在,

我們充滿了樂觀和期待。

我們為什麼要看這樣一部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