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对话|“2+1+多元”旅游城市对话暨区域旅游合作座谈会隆重召开



11月27日上午,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西双版纳州与鄂尔多斯市‘2+1+多元’旅游城市对话暨区域旅游合作座谈会”在西双版纳隆重召开。


国家休闲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张灵光,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赵家信,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义,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黄志高,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建勋,中卫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菊,中卫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巩中升,鄂尔多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凯,泉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伯群,敦煌市旅游局副局长贺雁鸿,鄂尔多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谢永锋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刘建勋在讲话中指出,鄂尔多斯与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合作热情很高,希望两地继续深化合作,开创旅游发展互惠共赢局面。要在产业构筑上开展深度合作,鄂尔多斯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在打造全域旅游新样版、促进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上互享经验,促使旅游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要在市场共建上开展深度合作,两地可在互送客源方面出台优惠措施,在市场共建、品牌互推、活动互动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双方互为客源地的市场份额。要在人才共享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旅游行政工作者、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旅游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干部互相挂职、考察学习、培训等方式,促进两地旅游人才综合素质提升。要在能力提升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旅游产业规划、行业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与协作,共享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王凯在座谈会上就加强区域合作提出了共同构建丝路旅游“大营销”,共同策划开发丝路旅游“大产品”,协商构建多边区域旅游“大服务”三点建议,希望五座城市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丝路旅游产品的共建、共宣;借助5市的联合力量,打造出更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搭建起更大的文旅合作平台;通过我们多方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旅游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真诚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名城”这一旅游的“黄金名片”。






国家休闲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张灵光,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陈金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首都旅游研究院院长陶犁等8位旅游专家在会上也分别围绕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丝路旅游名城合作联盟建立、“2+3”城市对话合作机制,创新营销模式等议题进行了多方讨论,提出了深刻见解,为本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座谈会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撑。



此外,座谈会上西双版纳、鄂尔多斯、泉州、中卫、敦煌五市达成了《旅游城市对话暨区域旅游合作西双版纳共识》,并签订了《2+3丝路旅游名城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五市将建立丝路旅游名城合作联盟及五城旅游对话合作机制,在鄂尔多斯市与西双版纳州双城旅游对话合作机制的基础上,五市创新“2+3”旅游合作模式,建立“五城旅游对话”机制。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西双版纳各市县、我市各旗区的领导和景区企业代表,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旅游报、旅游卫视、国际商报等国家主流媒体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云南省和西双版纳州的媒体对本次座谈会进行宣传报道。

五市通过联合营销、协同发展,促进经贸、产业、文化、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旅游市场共促、品牌互推、节庆互动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旅游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此外,通过加强沟通协调与交流合作,联合开发跨省市、跨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线路互连互通;同时,建立各地航线航班对开和延长线通航合作机制,积极推动航空包机等业务,促进两地差异互补,游客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