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34
山海关不只是一座关隘,代表的是大明朝,清前期的后金一是没能力打山海关,二是没必要打山海关。
老汗王的任务是组建八旗和满洲贵族集团,初步形成封建统治。皇太极则不同,他的任务是建国立业,明朝还很强大,所以新兴的满洲贵族制定了留干筏肢的政策,与民军互为犄角此起彼伏消耗明朝内力,最大化的吸收汉族投降势力,积蓄文臣,为大决战储备力量。
皇太极数次毁边墙入关抢劫最远到达河南山东等地,其实冒着极大的风险,随时有可能被关宁防线抄了后院。洪承畴督师蓟辽,欲修补锦州防线,皇太极看出其意图,出兵围困锦州,崇祯十三年,松紧大决战正式开打!
这一年,张献忠进入四川,李自成进入河南,杨嗣昌剿匪政策彻底失败不说,还要集结九边精锐驰援辽东,局势已经烂的不能再烂,大明朝即将大难临头!
松锦大战无论怎么排兵布阵都挽救不了战败的结果。野战是肯定打不过的,明军强项是防守战。可惜,此时的清军有了攻城炮红衣大炮,以及汉军旗的炮兵部队,有了大炮,山海关再坚韧,能扛得住炮击吗?
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结束,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山海关孤城一座。张献忠占领四川,杨嗣昌兵败自尽,李自成喊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迅速崛起。
大明朝倘若在崇祯十七年没有亡,那么下一步,八旗就会进攻宁远和山海关,而且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倾巢而出,包括汉军旗三顺王的炮兵。
山海关之战,吴三桂都扛不住李自成的步骑打,你觉得他能扛得住八旗打吗?
岱清固伦
清军不能攻破山海关是由于三个关键性因素:其一,清军的优势在于骑射和野战,而面对攻城拔寨这样的战争相当于是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自然事倍功半。关宁防线历经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后面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等多年积累而成,想要攻破自然语言付出很大的代价,而清军人少自然避免这种方案。其二,从努尔哈赤开始,历经皇太极,多尔衮都在关宁防线吃过亏,且努尔哈赤还因此而死,从统帅到士卒都对关宁防线在心理上胆怯,相反明军反而更有信心守城,在士气上首先就不同,这会让统帅不会轻易的去挑战山海关。其三,如果清军放弃攻城,而绕过关宁防线攻击内陆,成本太高,危险性也较大。皇太极也曾经这样干过一会,但当时也是受到了代善的劝阻,后面再也没敢这么干,可见这种策略风险极大。所以,摆在清军面前的路似乎并不多。当吴三桂找到多尔衮求救的时候,这对于清军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情况,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突破山海关,当时多尔衮要求吴三桂必须剃发,断绝了吴三桂的退路,上了贼船不得不继续为清朝卖命。
yxq010
去过山海关吗?那真是天下第一关,城墙高大有十层楼高,有一万人防守,十万人休想攻下山海关,十万人防守一百万大军也休想占领山海关,山海关就是一个根据地,一个据点,进可攻,退可守,为啥在山海关外设宁锦防线,关键还是大明政治腐败,应该学习魏国吴起军事理论家的思想,就是魏武卒制,在精兵中选拔精兵,加紧训练二十万骑兵,二十万精兵特战队,五万魏武卒制精兵,一定能彻底歼灭满清,控制朝鲜半岛。
125878215蜂獾
由孙承宗设计,袁崇焕修建的关锦防线起了重大作用。
皆知清兵骑兵无双,比明朝要强太多,利用这条防线可以避开与清军的野战,用坚固的关隘来防守,清军骑兵的优势就被大大的缩小了
北岭散人
一是清打攻坚战恐伤亡大,得不偿失。二是不是攻不下,而是不去硬攻,而找明边防薄弱环节进攻。因清已征服蒙古大多部落,明长城有很多地点可轻易攻破。三是通过攻掠河北,山东,山西和北京,调动明军出城,在野战中消灭明军有生力量,动摇明攻权根基。四是通过攻打北京,调动关宁军来援,有机会则歼灭之,但关宁军如果来拚命,则清军也会避其锋亡,不去硬拚。
大帅252990946
满清入关前才多少人???明朝内容不垮能攻下全国不?就是明朝垮塌后也是用三番在前面开路扫全国,否则,等满清把全国都攻下来满清兵也死完了,因此,明朝不垮塌是在决策上不能攻入关,而非没能力。
俺没文化3
主要是吳三桂银守山海关,关宁铁骑有战斗力,清军懼怕
春天142961765
其实山海关的用处是据点,而不是把敌人挡在关外,因为女真不止一次从陆上就绕关南下,担山海关在它背后犹如钉子一样,使它不得不防,最后退走,除非有绝对的优势,否则,山海关依然起很大的作用。
今明两日
当时清军主要心思在黑龙江和蒙古一带的反对力量
姥爷139142256
因为清军的优势是骑兵,骑兵适合野战而不是攻城